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设计和实施同时探究两个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即探究20℃下分别培养6h和12h以及50℃下分别培养6h和12h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看哪种温度和培养时间产生的CO2多.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20℃50℃
6h12h6h12h
产生CO2

分析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对照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要注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温度和培养时间属于自变量,产生的CO2属于因变量.

解答 解: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需要需要酶的催化作用,而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又不同的时间内酵母菌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不等,产生的CO2不等,所以可设计如下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20℃50℃
6h12 h6 h12 h
产生CO2
故答案为:
20℃50℃
6h12 h6 h12 h
产生CO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及对实验结果分析处理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过改变滤纸 片的大小和数目来实现.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等.
(2)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淀粉酶等其他种类的酶.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不能 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
(4)在过氧化氢溶液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实验组中加入相同大小不同数目的浸润过肝脏研磨液滤纸片,则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是否相同,原因是相同 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反应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C.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D.只有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能通过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
C.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直接从肠道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同点是(  )
①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②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③通过囊状结构增大膜面积     ④产生的ATP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染色体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蛋白质
C.胆固醇、脂肪、磷脂都属于脂质
D.乳糖和麦芽糖都属于二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长势相同的四株植物,分别扣在不同颜色的玻璃罩内,并置于同一环境,接受相同水肥和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好和最差的依次是(  )
A.④③B.②①C.④②D.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