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父母正常,儿子有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
分析与2:Ⅱ-2是患者,而其父Ⅰ-2有与之相同的电泳条带,说明Ⅰ-2携带了致病基因,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电泳图可知Ⅰ-2、Ⅱ-1、Ⅱ-3都是Aa,Ⅱ-2是aa,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根据图1和图2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2)检测目的基因,可以先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再用DNA分在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已知基因中共有碱基对5000个,其中腺嘌呤和尿嘧啶分别含有20%和40%,则G+C=100%-20%-40%=40%,G=C=10000×40%×$\frac{1}{2}$=2000,则复制3次,需要需要游离的鸟嘌呤=2000×(23-1)=14000个.已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片段为“…CGAUAU…”,则其基因探针序列序列与非模板链相同,为…CGATAT或…GCTAT….
(3)根据电泳图可知Ⅱ1个体有2个a,都是其正常,基因型应该是Aa,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基因的妹姐染色单体未分离导致的.
(4)图3中三个细胞分别产生了不同的蛋白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细胞3产生了胰岛素,说明细胞3是胰岛B细胞.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的隐性病 基因突变
(2)PCR DNA分子杂交 14000 …CGATAT或…GCTAT…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a基因的妹姐染色单体未分离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胰岛B细胞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和条带的有无及位置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人类遗传病、细胞分化、内环境稳态等,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够应用口诀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乙图判断条带代表的基因,进而判断该家系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B. |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 |
C. | 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 |
D. | 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
B. | 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
C. | 甲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
D. | 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运动员饮料中含钾、钠离子较多,主要与补充因大量出汗带走的钾、钠离子有关 | |
B. |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体内的含水量不同 | |
C. | 叶绿素分子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
D. |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若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说明无机盐离子具有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处理 | 光合速率/mmol/(m2•s)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10天 | 第20天 | 第30天 | |
清水(对照) | 13.86 | 13.53 | 13.66 | 13.94 | 13.31 | 13.35 |
根外施钾 | 13.72 | 13.06 | 14.42 | 17.28 | 14.92 | 14.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