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是由C、H、O、N、Fe等元素组成的
B.相同条件下番茄和水稻根细胞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C.ATP与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据此答题.

解答 解:A、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故由C、H、O、N、Fe等元素组成的,A正确;
B、相同条件下番茄和水稻根细胞吸收Si元素的量不相等,因细胞膜表面的载体数量不同,B错误;
C、线粒体外膜含有磷脂,故ATP与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C正确;
D、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对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一6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 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 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

种群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

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

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A.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125 百万千焦

B.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C.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进行捕食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哪种情况下尿液会相对增加(  )
A.剧烈运动B.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利尿激素
C.患糖尿病D.摄取过多过咸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⑤
B.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②④⑤中
C.分泌蛋白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⑤→③→①→⑥
D.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糖蛋白有关,观察藓类叶中的④不需染色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性染色剂,是将健那绿溶解在生理盐水中配制的
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可选用根尖作为实验材料
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一隐一显与双显性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概率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和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雌畜杂交得F1,让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让F2再与第三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4.试问F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  )
A.$\frac{1}{2}$B.$\frac{1}{8}$C.$\frac{1}{16}$D.$\frac{15}{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B.甲细胞中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变异
C.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如下材料:

资料甲:传统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经由核移植构建成重组胚胎过程中获得的。

资料乙:现代在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导入4个多能性相关的基因、2种特殊组蛋白的基因,在添加特殊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培养,能快速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但是,这种方法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必须应用逆转录病毒才能进行基因组整合。

资料丙:应用iPS已经成功培养和分化出心肌、神经、胰腺、骨等多种体细胞和不同的组织,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______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_______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iPS建立的过程需将病毒介导后的细胞种植于_________细胞上,并于ES细胞专用培养体系中培养,以维持不分化状态;所用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工具,且病毒应对生物体_____。

(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 因子,可诱导iPS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的结果。

(4)用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自体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相应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比传统器官移植的优点是可避免发生__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