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生命系统的活动中,不是单向进行的是(  )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
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D.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分析 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DNA→mRNA→蛋白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是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答 解: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是出细胞的水分子数目多于进细胞的,A正确;
B、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即DNA→mRNA→蛋白质,且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也是单向的,B错误;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C错误;
D、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遗传信息的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渗透时,水分子的运动方向的是双向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
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
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的培养基进行分离,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培养基(按功能分类).也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对该类微生物鉴别.
(2)若取土样5g,应加入45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101~107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将菌液铺平,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涂布3个平板.这种接种方法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3)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菌落数,结果如表,其中105倍的稀释比较合适,由此计算出每克土壤中的菌落数为4.96×107.这种方法测定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低/高).
稀释倍数103104105106107
平均菌落数(个)>5003672482615
(4)实验分离得到的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临时保藏,需将其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基上,将试管放入4℃℃的冰箱中保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原核细胞某个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6个mRNA与模板DNA形成的杂交双链
B.该基因被转录多次,方向均由右向左进行
C.转录结束后立即开始翻译,没有转录后加工的过程
D.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增加了翻译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表中为人体一些生理过程中相关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甲乙  丙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1→2 2→4→2  2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和丙过程均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B.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甲与丙在同一个体中能同时发生
D.丁过程是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中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f、Y(填字母).
(2)在物质f的作用下,c(填字母)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发生免疫效应.为获得d细胞中合成、分泌物质Y有关的细胞器,一般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
(3)图中的e(填字母)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的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称为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水解DNA
B.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C.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必须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第一中学校高三质量检测(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曲线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C.与方式c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D.低温只会影响方式d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石家庄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细胞核中有20条染色体,在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A. 10条 B. 20条 C. 30条 D. 40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