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答案】新鲜材料死亡,使细胞停留在原来的分裂时期,排除季节和取材时间等干扰,提高实验成功率 ②→⑤→①→③→④ 形态、数目、分布(位置) 24 ⑤ a 1∶1 染色体 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花蕾中可进行减数分裂,分析题图可知: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②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此外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⑤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此时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新鲜材料死亡后,使细胞停留在原来的分裂时期,排除季节和取材时间等干扰,提高实验成功率。
(2)根据分析可知,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②→⑤→①→③→④,由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位置会发生变化,故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形态、数目、分布(位置)的变化。
(3)蚕豆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12条,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核DNA是染色体数的二倍,故图②中有24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图⑤对应的时期。
(4)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最清晰的时期,故分析染色体核型应提高有丝分裂中期所占的比例,所以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目的是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a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1:1。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染色体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民间传统酒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现进行下述实验分离酒曲中的主要微生物。
实验一:将酒曲制成悬液后,分别取不同稀释度的酒曲悬液接种到GPDA培养基上,经培养后根据每个平板的菌落特征,统计不同微生物的菌落数,发现酒曲中主要有两类微生物,即酵母菌和霉菌。
(1)上述操作过程中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菌落特征鉴别微生物时,能够观察的菌落特征有_____________(多选)。
A.形状 B.颜色 C.隆起程度 D.大小
实验二:在液体中,酵母菌比霉菌生长快;而酸性培养基中酵母菌比细菌生长更适宜。下述方案将酵母菌从酒曲中进行了分离。用小刀切开曲块,挖取米粒大小一块投入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然后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两天。
(1)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的成分包括黄豆芽、蔗糖、乳酸和水,其中碳源物质主要是___
(2)上述实验操作中,需要灭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取浑浊的培养液1mL转接到另一瓶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中并培养,如此重复多次。多次转接后,取稀释液用图所示方法接种在蔗糖豆芽汁平板上。
(1)图中所用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酸性蔗糖豆芽汁培养液成分相比,蔗糖豆芽汁平板培养基中少了乳酸,多了琼脂。这种成分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为纯合体
B.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为纯合体
C.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杂合体
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为纯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d所表示的两个过程依次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a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
(3)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4)根据理论推测,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可以构成___________种排列方式,实际上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_______种。
(5)在烟草细胞中,b、c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人肌肉细胞中发生的过程有图中的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项中除了哪项外,其余都是一个植物细胞组成渗透系统的理由
A.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B.由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C.液泡中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
D.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遗传物质的是( )
①核糖核酸 ②腺嘌呤 ③噬菌体DNA ④脱氧核糖核酸 ⑤核苷酸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⑤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因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 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过程②与过程③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进程和结果没有影响
D. 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以同一品种蚕豆(2n=12)幼嫩的花蕾和浸泡种子后长出的幼根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和结果如下。回答有关向题:
实验Ⅰ:取幼嫩的花蕾→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花药剥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压片→镜检(图①~⑥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部分时期实拍图)
实验Ⅱ:幼根长至1.0cm~1.5cm→冰箱内4℃培养36h→剪取5mm左右根尖→卡诺氏固定液固定→70%乙醇中保存→解离→漂洗→染色→压片→镜检(图⑦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视野部分实拍图)
(1)实验Ⅰ和Ⅱ中,选取的新鲜材料均先置于卡诺氏固定液(按3份无水乙醇、1份冰醋酸的比例配制)中进行固定处理,目的是____。
(2)实验Ⅰ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⑥→__________,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____的变化。
(3)图②中有____个核DNA分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____对应的时期。
(4)开展蚕豆染色体核型分析时,将剪取的幼根置于2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____(填图⑦中的字母)时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c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为____。
(5)在实验Ⅱ中,小组成员进一步优化实验操作,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根尖,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以利于____更好地分散。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一视野中部分中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