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 B. |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
C. | 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 | D.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 尖端 |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琼脂块中是否含有生长素,甲组实验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去尖端的胚芽鞘能够生长,乙中的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这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解答 解:A、据题意可知,该实验说明了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
B、本实验琼脂块不能感受光照,不能说明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
C、要证明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还需要设置形态学上端在下,下端在上的实验,本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C错误;
D、本实验用的都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 尖端,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分析实验变量,获取实验的目的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决定进化方向 | |
B. | 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地理隔离 | |
C. |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 |
D. |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 | |
B. | 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
C. | “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病菌发生了进化 | |
D. |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是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vss、vvSS、VvSS、VVss、VvSs | B. | VvSs、VVss、VvSS、vvSS、vvss | ||
C. | VvSS、vvss、VvSs、VVss、vvSS | D. | VvSs、vvss、VVss、vvSS、VvS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甘肃天水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正确的技术手段是
A.用化学方法把 DNA和蛋白质分开
B.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C.用 32P 和 35S 同时标记 T2噬菌体
D.用标记过的大肠杆菌去培养 T2噬菌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甘肃天水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 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起作用 | B. | 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 ||
C.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有机物 | D. | 酶具有稳定性,不易失去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