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宜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 |
B. | “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λ大于1,并且是一定值 | |
C. | 增长型种群是出生率一定大于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 | |
D. | 自然种群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一般会越来越复杂 |
分析 1、探究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法.
2、增长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答 解:A、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其平均值,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A正确;
B、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增长率应该是λ-1,“J”型曲线增长率应该>0,即λ值>1,B正确;
C、年龄结构增长型种群的增长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增长率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故无法判断出生率的大小,C错误;
D、群落的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不断调整,关系变复杂,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J型曲线、年龄结构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 B. | 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 | ||
C. | 所应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 D. |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若X表示温度,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同种酶的活性,则三条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温度相同 | |
B. | 图甲中,若Y表示能量,E1表示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则E2、E3可分别表示加热、酶催化时的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 |
C. | 图乙中,若X表示时间,则a、b、c可以分别表示用15N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哺乳动物乳腺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 |
D. | 图乙中,若X表示时间,则a、b、c可以表示弃耕农田上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典型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 | |
B. |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 |
C. |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 |
D. |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可获得四倍体无子番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 |
B. | 若某细胞中存在胰岛素的基因,证明该细胞已分化 | |
C. | 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 | |
D. | 对于所有生物而言,细胞衰老或死亡不等于个体衰老或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
B.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
C. |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 |
D. | 动物细胞培养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只能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有毒,不能判断毒性的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培养植物细胞可获取大量的细胞代谢产物 | |
B. | 依据基因突变原理可用射线处理愈伤组织获得作物新品种 | |
C. | 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动物血清和抗生素 | |
D. | 作为运载体必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相同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校高一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必须用相同的b去切割a和d
C.c连接双链间的氢键,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