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a、b、c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a细胞核,b染色体,cDNAB.a原核生物,b细菌,c病毒
C.a有性生殖,b有丝分裂,c无丝分裂D.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分析 分析概念图:图示概念图表示某些生物成分之间的包含关系,其中a包含b,b包含c,如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其中染色质又包括蛋白质和DNA.

解答 解:A、细胞核包含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
B、原核生物包含细菌,但病毒是非细胞生物,B错误;
C、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错误;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组成细胞核的结构、生物的分类、细胞的分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表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寒冷时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甲状腺激素过多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属于反馈调节
D.胰岛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血糖的氧化分解而减低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胰岛素促进图中④⑤⑥ (填编号)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图甲是胰岛B细胞部分结构;图乙是胰岛素形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M表示胰岛素原经加工形成胰岛素的生理过程.其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
请回答:

(1)从细胞结构上看,甲细胞与蓝藻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4(填序号),与玉米叶肉细胞相比,甲细胞不具备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
(2)图甲中胰岛素原合成后进行初步加工的场所是3(填序号),胰岛素形成和分泌过程中经过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3、7(填序号).
(3)胰岛素形成后经细胞膜分泌出去,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4)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8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点时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使环境容纳量由K1变为K2.下列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B.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C.气候条件发生了改变D.该种群生物的营养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
B.给予生态瓶一定的光照
C.向生态瓶中添加一些分解者
D.向生态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尼古丁是香烟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尼古丁会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效力.现根据血糖浓度与胰岛素浓度的相互调节关系,提供以下两种验证实验的思路,请予以补充完成.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鼠若干,生理盐水,尼古丁溶液,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测定仪,胰岛素浓度测定仪,注射器,计时器等.(提示:给药的方法和剂量、实验指标检测的具体操作均不作要求)
(1)糖耐量实验:
①分组处理: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尼古丁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后,再进行敏感度检测).
②敏感度检测:测定两组鼠(或各鼠)胰岛素浓度.然后,给各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开始计时.1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定两组鼠胰岛素浓度一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③推测:吸烟人群胰岛素浓度普遍低于(高于/低于)非吸烟人群.
(2)胰岛素耐量实验:实验思路与糖耐量实验基本相同.给两组鼠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2小时内每隔30分钟测定各鼠的相对血糖浓度,最后统计分析.请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曲线图表示).
(3)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因素有血糖浓度、神经、激素.(至少答出两点)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4)Ⅰ型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试分析Ⅱ型糖尿病的成病原因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的受体,胰岛素受体基因发生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
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ATP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肌肉收缩与否以后,再滴加ATP溶液(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结果如下:
VK2/(μmol•L-1010203040
细胞凋亡率/%3.156.3714.7019.3126.42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 μmol/L
C.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