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示人体内物质代谢的简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序号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D是
 
;E是
 

(2)过程②进行的场所是
 
(填细胞器).过程③产生的物质将被转化成[B]
 
排出体外.
(3)由中间产物转变为氨基酸必须通过[
 
]
 
作用.人在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
 
]途径.
(4)“中间产物”主要是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专题:
分析: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互转化及细胞呼吸是解答本题的知识背景.

据图分析,A表示蛋白质,B表示尿素,D表示二氧化碳和水,E表示乳酸.
解答: 解:(1)据图分析,A是蛋白质;D是人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E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和水.
(2)过程②表示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场所是核糖体.氨基酸通过脱氨基(③)分解为含N部分和不含N部分,含N部分转化成[B]尿素排出体外.
(3)转氨基是体内任意一种氨基酸形成另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的过程,是人体自身合成氨基酸的途径,由图可知发生转氨基作用的过程有[④].人在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图中[⑥]有氧呼吸的途径.
(4)“中间产物”主要是丙酮酸.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乳酸       CO2和水
(2)核糖体   尿素     
(3)〔④〕转氨基〔⑥〕
(4)丙酮酸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相互转化及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A、B、C、D分别表示某个雄性动物(2n)在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a、b分别表示每个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根据a和b的变化,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ABCDB、BCDA
C、CBDAD、D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和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
 
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
 
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
 
;当
 
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适量的病毒.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
 
,一段时间后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
 
,存活率
 

(3)为验证T细胞起细胞免疫作用,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切除小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中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B、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C、血糖含量过高
D、淋巴循环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  )
A、血细胞B、B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D、全身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一种植物的落叶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
B、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A、B分别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其上发生的反应;图C为细胞中2种细胞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a-f为气体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A所示反应为
 
作用的
 
阶段.
(2)根据图B所示反应,图B所示的膜是图C中
 
(填以甲”或“乙”)的膜,膜上程能够释放
 
(填“‘大量”或“少量”)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需要.
(3)图C中可表示氧气的是
 
(填字母).
(4)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
A、日温15℃,夜温26℃
B、昼夜恒温26℃
C、日温26℃,夜温15℃
D、昼夜恒温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却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
 
,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
 
,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免疫活性物质
 
的产生,阻碍患者
 
免疫的应答.
(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
 
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
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用
 
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
 
,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