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研究发现支原体的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地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以下关于支原体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原体可以看作是生命系统,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
B.支原体既不是原核细胞也不是真核细胞
C.支原体的大小可能只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
D.必须用含活细胞的培养基培养支原体

分析 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
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解答 解: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其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错误;
B、支原体是原核细胞,B错误;
C、支原体的大小可能只满足一个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C正确;
D、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因此不需要用活细胞的培养基培养支原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病毒性肠胃炎多由“诺如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该病毒变异性强,极易造成反复感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诺如病毒的变异来源最可能是基因突变

B.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稳态破坏

C.反复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被损

D.机体发热可能是产热过多或散热不畅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
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摄取处理细菌,暴露其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清除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使病毒不能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 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结构,HIV病毒遗传物质无法复制,其蛋白质也无法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甲: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但病毒侵染后容易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材料乙:最近,由于我国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食品而引发了国民的关注和争论.网友们热议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利弊.
材料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农杆菌中的Ti质粒的T-DNA上,构建出基因表达载体后,将其导入到马铃薯体细胞中,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体细胞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完整植株.马铃薯的分生区附近(或茎尖)含病毒极少或无病毒,因此可将此结构经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等特点.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4)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Graves病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原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B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在Graves病患者血液中B的含量比健康人少.
(2)D物质为淋巴因子,F为增殖分化过程.
(3)此病中抗体的作用是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起到类似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组织切片显微观察无橘黄色颗粒说明没有脂肪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B.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
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生物诱导剂来诱导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性. 若A、B分别为精子和卵细胞,则C细胞为受精卵.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细胞壁.这种酶可能是纤维素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原生质体.A、B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离心、震动、电刺激;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了新的细胞壁;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由 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体).
该过程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生理过程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B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大于,等于,小于) 细胞呼吸速率,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生长理由是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二氧化碳用于有机物的积累.
(2)如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某水草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将该装置置于不同光强下得到如表1实验数据,其中每格对应气体变化量是10μmol.
①装置中水草的呼吸速率是20μmolO2.h-1,分析表中数据,在光强100μmol.m-2.s-1,装置中水草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是140μmol.
表1
光强
(μmol.m-2.s-1
右侧刻度变化(格/h)
02
506
10012
15018
20018
②从表1中数据分析,该装置中的水草达到光合作用饱和时,对应的光强是D.
A.100μmol.m-2.s-1                 B.150μmol.m-2.s-1
C.200μmol.m-2.s-1                 D.无法精确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