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C.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育种的问题:
小麦品种是纯合子,控制小麦高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对右图进行做答:
(1)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杆抗病的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的③表示______技术,乙植株中矮杆抗病个体占______.
(2)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子代不可育现象,这时常用______进行处理使其可育.
(3)农业还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人类卫星搭载种子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带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b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 (干燥的/萌发中的/休眠的)。
3)c过程称为 技术,培育出的新类型生物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某基因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应包括遗传信息的 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A图表示_____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 _对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
(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3)C图细胞有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 个DNA分子 ,此时,染色体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若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则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器A、C、E、F都能产生水
B.细胞器B、F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E
D.A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调查研究,某种植物能合成两种对人类某种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
现有两种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后,产生的F2中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推断这两种植物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正确表示F1中两对基因位置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F1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杂交,后代植株中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比例最高,其比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下列属于“科学世纪”成果的是
A. 《天体运行论>
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物种起源》
D.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苏丹Ⅲ鉴定浅色脂肪样液,要用到显微镜
B.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黑藻细胞内叶绿体具双层膜结构
C.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15%酒精洗去浮色
D. 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