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表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 I具有促进细胞C增殖、分化的作用
B.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有B、C和D
C.物质 I和物质II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A和B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物质Ⅱ为抗体,因此该免疫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表示淋巴因子.

解答 解:A、物质Ⅰ表示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具有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的作用,A正确;
B、细胞D表示浆细胞,而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错误;
C、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体液免疫部分过程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调节的过程,能正确判断图中各个细胞的类型;还要求考生掌握各细胞的作用,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某湖泊范围和边界的研究属于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
B.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种群的最重要特征
C.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设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 如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扩大培养(使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增高).
(2)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对羧基苯甲酸微生物.设置⑥的目的是对照作用.
(3)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接种环要灼烧灭菌,待其冷却后,再挑取菌落接种到试管中,并塞好棉塞,操作完成后需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目的是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4)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
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核糖的化学元素为C、H、O、N、P
B.神经递质和胰岛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C.RNA聚合酶具有识别作用
D.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根据我们所学到的现代生物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目前临床用的胰岛素生效较慢,科学家将胰岛素B链的第28和29个氨基酸调换顺序,成功获得了速效胰岛素.生产速效胰岛素,需要对胰岛素基因(胰岛素/胰岛素mRNA/胰岛素基因/胰岛)进行定向改造.
(2)PCR技术是一项在体外(填体内/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热稳定DNA聚合(Taq)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循环多次.
(3)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食物安全以及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4)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其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整体性原理(只填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科学家选取四种有代表意义的3年生竹种进行研究,以竹株外围的成熟叶为材料,研究竹的早期光合作用(3月中旬测定),试图找出找出栽培竹种(雷竹、高节竹)和野生竹种(苦竹)之间、散生(一棵一棵分散生长)竹种(雷竹、高节竹、苦竹)和丛生(密聚生长)竹种(孝顺竹)之间在若干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竹类优良品种选育、丰产优质栽培提供必要的生理指标和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表:
四种竹的叶片的叶比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
雷竹高节竹孝顺竹苦竹备注
叶比重(mg/mm30.4000.5950.4070.512重复5次,每次取10片叶,上午10~11点,温度22℃,相对湿度30%
叶绿素含量(mg/g•fw)2.0962.050319.250.94
光合速率(umolCO2/m2•s)2.031.9415.721.654
光通量(umol/m2•s)1000100010001000
气孔导度(mmolCO2/m•s)17.476.6861.0914.54
蒸腾效率(umolH2O/m2•s)233.11193.291445.0098.4
(比叶重: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不过通常用干重来表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测定时,竹子体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4种竹的比叶重有一定差异,其中高节竹和苦竹较高,原因可能是高节竹和苦竹可能有较多的光合产生产物留驻在叶片中.
(3)丛生竹(孝顺竹)的比叶重有较小,但其叶绿素含量、早期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远高于散生竹,由此说明,比叶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有或无)必然联系.
(4)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C.
A.与野生竹相比,栽培竹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高,可作为笋用竹
B.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叶绿素含量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C.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蒸腾效率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D.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气孔导度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5)丛生竹的光合速率远高于散生竹.请根据丛生竹和散生竹的特点及取材部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丛生竹的外围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不仅供自身生长所需,还要为照光和通风不良的内部叶子提供有机物质,因此,其光合作用较强是合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个男性把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外孙的几率是(  )
A.$\frac{1}{4}$B.$\frac{1}{8}$C.0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乙酸胆碱酯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
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人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D.若人的体温太低,则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速率降低,为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不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等校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简要表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五个生理过程(分别用过程:A﹣E表示),请回答

(1)A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该过程是在叶绿体的 上进行的,它为B提供

(2)图中B表示的过程为 ,进行的场所是

(3)D过程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该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

(4)上述生理过程中能产生ATP的有 (填上述字母编号),据图分析用于ATP合成的能量形式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