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吸附、注入(DNA进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和释放.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1)由于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的含有S,而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因此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结果表明,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仍留在外面.由此证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2)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DNA会注入大肠杆菌内,经过离心,大肠杆菌将沉在底部,因此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3)1952年后,有科学家分别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RNA侵染健康的烟草叶.结果表明,只有用RNA侵染时,烟草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由此证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R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可以直接、单独地去观察RNA和蛋白质的作用.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DNA DNA
(2)高
(3)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把R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可以直接、单独地去观察RNA和蛋白质的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和B液的减少 | |
B. | a结构和b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完全相同 | |
C. | C液中葡萄糖可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 |
D. | c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选材要选成熟的植物细胞 | |
B. | 选材要选细胞液中含有色素的植物细胞 | |
C. | 选材要选细胞液不含色素的植物细胞 | |
D. | 选材要选活的植物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2}$,$\frac{1}{8}$ | B. | $\frac{1}{4}$,$\frac{1}{4}$ | C. | $\frac{3}{8}$,$\frac{1}{2}$ | D. | $\frac{3}{16}$,$\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 |
B. |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2:1 | |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 |
D. |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