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小球藻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将小球藻放入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如下图A、B、C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D图表示发生在某生物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示意图。
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问题:
(1)光合作用中能吸收、转化光能的是 ,分布在 上。光合作用中既能做还原剂又能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藻的光合速率与 等因素有关。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5klx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可能是 。
(3)对于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通过 措施,可以增加CO2含量,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C5含量变化为 。
根据材料二回答下面问题:
(4)与小球藻细胞结构和代谢类型相同的是图 ,可能具有固氮作用的是图 。
(5)如果A细胞介胰岛A细胞,则产生的激素是 ,它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 的方向运到细胞外,该激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时与 (激素)有协同作用。
(6)D图中叶绿体产生的O2若在同一细胞内被消耗,O2穿过了 层磷脂分子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2分)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某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等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了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Ⅰ.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人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0分钟再供给浓度为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请根据该实验回答问题: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为实验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制作成临时装片,为排除外界干扰,必须放在_______ 环境中。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水绵的某部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
(4)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
(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18O标记的物质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产生的。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中通人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0分钟再供给浓度为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过程中有许多著名的实验,其中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就是其中之一。请根据该实验回答问题:
(1)恩格尔曼选择水绵为实验材料,该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将水绵和好氧性细菌制作成临时装片,为排除外界干扰,必须放在_______ 环境中。
(3)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到水绵的某部位,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
(4)如果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四川省高三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2分)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某同学做了一个用以测定光照强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实验。将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鱼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两个等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对乙缸进行遮光处理。实验处在一定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缸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予光照1h。期间用仪器记录了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是g/m3),结果如下表。
|
15W |
20W |
25W |
30W |
35W |
40W |
45W |
甲缸 |
-6 |
-4 |
-2 |
0 |
+2 |
+5 |
+10 |
乙缸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实验中乙生态缸是用来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生态缸在光照25W时产生的氧气量____________g/m3。
(3)光照强度至少大于_______W时才能维持甲缸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Ⅱ.果蝇(2N=8)常常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
(1)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DNA序列,应测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
(2)实验室某一个小组发现了1只灰体残翅雌果蝇(未交配过),另一小组发现了1只黑体长翅雄果蝇。两个小组将这2只果蝇进行下述实验:a. 把灰体残翅雌果蝇和黑体长翅雄果蝇放入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并产生足够的后代F1。b. F1成熟后观察雌雄果蝇的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c. Fl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观察其性状并记录结果。d. 统计分析F2的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①从Fl所表现出的性状推断长翅与残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细胞质/细胞核)遗传。
②若已知控制黑体、灰体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能否通过预测F2黑体、灰体的性状表现来推断控制黑体、灰体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果蝇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体色和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结果不一致的亲本组合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④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与固氮基因相比,其基因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1只突变型(单基因突变)的雌蝇与1只野生型的雄蝇交配,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