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实验一般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 )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就共同组成一个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而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d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传递信号的物质由A细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小泡再与 融合,通过A细胞的 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4)当发生反射时,在乙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方向为 。(A→B或 B→A)
下图表示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5)丙图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b是 细胞,c是___ __细胞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填字母)。
(6)丙图中e是___ __细胞,该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C.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较高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杨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科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淋巴细胞生成过程及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组成,后者在图中有( )。
(2)免疫器官E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免疫应答发生时,常伴随其肿大,E是__________。除了E外,图中所示的免疫器官还有____________。免疫细胞C、D、F、G、H、I中能够分裂增殖的有( )。
(3)有关上图所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多选)
A.细胞G和I来源相同,且都能识别抗原
B.细胞D和I的来源相同,都要受到抗原刺激而形成
C.巨噬细胞可吞噬J但不能吞噬K
D.HIV病毒攻击细胞C,但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产生的B与肌细胞受体结合,使受体进入肌细胞并降解。当___ __(传入/传出/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时,肌细胞的反应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同学想研究温度对甲植物的影响,应选用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B.图中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含量减少,C5含量将会增加
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加乙减少
D.在Y点时,叶绿体中ADP不断从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