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
①延长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
②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面积
③对不同的作物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
④确保通风以保证二氧化碳的供给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1章 走近细胞(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藻)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据细胞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
A.DNA自我复制的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4(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物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直径1 cm)各20片放入富含CO2的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单位时间上浮的叶片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B点条件下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A点、C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左移动
D.光照前,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黑暗处清水中待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3(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
B.暗反应包括⑤和②两个过程
C.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③④
D.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3(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2(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____。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高考生物一轮配套精练: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4(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即下图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 细胞分泌的 。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致敏T细胞产生并以 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