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如图1是目的基因EPSPS(4.0kb,1kb=1000对碱基)与pUC18质粒(2.7kb)重组的示意图.图中Ap′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lacZ是显色基因,其上的EcoR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其控制合成某种酶能将无色染料X-gal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X-gal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图乙中深色圆点即为蓝色菌落),此信息是做题的突破口.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可知,“pUC18质粒上EcoRI的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的右侧”,因此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位于EcoRI的识别位点的左侧.
(2)要从大肠杆菌中筛选出含抗草甘膦基因的突变菌株,则必须要用含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由于插入目的基因时,因为lacZ显色基因破坏失活,不能产生相应的酶,因此白色菌落会含有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被酶切后形成两个片段:1.0kb和3.0kb;质粒被酶切后长度不变:2.7kb.故质粒只能和目的基因片段之一发生重组,如果成功的话将会出现两种情况:3kb和3.7kb或1.0kb和5.7kb.假设抗草甘膦基因已被成功转移到植物F中,说明F中已含有抗草甘膦基因,如果仍没有表现出抗性,则说明抗草甘膦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或表达的酶没有活性.
故答案为:
(1)
(2)草甘膦 白色
(3)3kb和3.7kb 1.0kb和5.7kb 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没有表达,或表达的酶没有活性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对育种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杂交育种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单倍体肓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植物组织培养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⑤ | B. | ④⑤⑥ | C. | ⑤⑦ | D. | ①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 |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 | |
C. |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
D. |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积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灰仓鼠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
B. |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
C. | 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
D. |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 |
B. | 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利于光能充分利用 | |
C. | 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 |
D. | 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 |
B. | ⑤过程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实质,①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
C. | ⑤③④过程所需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 |
D. | ②③过程可发生在RNA病毒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在细胞核中 | |
B. | D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 | |
C. | 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 |
D. | 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