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两种细胞器可共存于一个植物细胞中 | |
B. | 组成内质网的膜可转化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 | |
C. | 含内质网较多的细胞一定也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 | |
D. | 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
分析 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解答 解: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可共存于一个植物细胞中,A正确;
B、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组成内质网的膜可转化为高尔基体的一部分,B正确;
C、不同的细胞功能有所差别,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功能不同,因此含内质网较多的细胞不一定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C错误;
D、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两种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识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两种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关键是利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口腔黏膜对病原体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 | |
B. |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 | |
C. | B细胞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属于第三道防线 | |
D. | 吞噬细胞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 |
B. | 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 | |
C. | 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 |
D. | 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
B. | b点时整个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 |
C. | 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
D. | 如果将温度下降到25℃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核酸、脂肪的必需成分 | |
B.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完全依靠Na+和Cl- | |
C. | 每个细胞中水都以自由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 |
D. | 不同年龄段的人体内含水量基本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活性降低或失活 | |
B. | 酶适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 | |
C. | 酶分子在高温环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 |
D. |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实验能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 |
B. | ②过程的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偏高 | |
C. | ③的作用是加速蓝藻的解体,促进噬藻体从蓝藻体内释放出来 | |
D. | 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西北大学附中高一下期末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