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2与染色体4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1为Y染色体,则2为X染色体
D.若1上有一个A基因,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A基因或a基因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该动物为二倍体,而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处于着丝点分裂状态,因此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状态的细胞,并且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解答 解:A、该图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状态的细胞,染色体2与染色体4是复制关系的相同染色体,A错误;
B、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B错误;
C、X和Y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而该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
D、若1上有一个A基因,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A基因或a基因,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减数分裂细胞图为载体,考查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识记并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情况,并准确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列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3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有DNA分子12个,染色单体12条.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1~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条.
(3)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4)图3中属于分生区细胞的是B (填图中字母).若换上高倍物镜,使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要将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进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让细胞内的染色质或染色体染上颜色(紫色或红色),便于观察清楚.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是减性染料.
(6)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剪取2~3mm根尖,立即放人解离液中解离,其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ADP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DP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
B.ATP中的“A”与ADP中“A”不属同一物质
C.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转移
D.生命活动需要不断消耗ATP,但不会消耗完,原因是细胞中ATP含量很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是真核细胞内部分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植物细胞内,物质A可以代表淀粉
B.通常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C.在缺氧状态下,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D.①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为探究TCB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研究人员配制了5组培养液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3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实验.4天后,检测三种微藻细胞数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TCB浓度(mg•L-1蛋白质含量(μg•mg-1
金藻角毛藻扁藻
10585263
21564660
35474047
410172426
515122121
(1)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光照强度、CO2浓度、培养的时间(至少答2点)
(2)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表中数据说明,TCB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具有毒害作用主要原因是增强破坏细胞中的蛋白质(降低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受TCB影响最敏感的藻类是扁藻,它可作为监测环境中TCB污染度的指示生物.
(3)若要测量微藻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需将叶绿素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所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
(4)受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影响地区的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树种种植,主要体现了协调与平衡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  )
A.性状的显、隐性B.产生配子的比例C.产生配子的数量D.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丙表示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
B.丁的 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C.丁→甲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D.乙、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流感病原体为 RNA 病毒,该病毒表面的 A 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逆(反)转录.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两种工具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除了要在重组DNA中插入A基因为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
(2)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细胞融合技术技术.在将 X 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最终筛选获得的 X 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当人感染流感病毒时往往会发烧,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改变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而汗腺、皮肤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作为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基因)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哪种物质过多消耗,会降低人体对感冒和病毒的抵抗力?这种物质可通过多吃香蕉,刀豆,坚果和麦芽食品得到补充.(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