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全显性及每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条件下,AaBbCC与aaBbcc进行杂交,其子一代中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 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 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 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
B.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D.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细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1:3:1 D.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4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模拟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自花传粉植物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因而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正反交子代性状及比例相同
C. 两紫茎抗病性状植株正反交后代不一定出现性状分离
D. 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不可以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A、B是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是动物细胞用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由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融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___。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由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