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精巢(器官)中找到,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2)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在该分裂的后期,分到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是AaBbCC.
(3)乙的下一个时期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丙有2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C或AbC或aBC或abC.
(4)甲在形成乙和丙的过程中,分别能形成0和3个四分体.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答 解:(1)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雄性动物的精巢(睾丸)中找到.由于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所以为次级精母细胞.
(2)由于乙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由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在该分裂的后期,分到细胞两极的基因组成与体细胞相同,仍是AaBbCC.
(3)乙的下一个时期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或AbC或aBC或abC.
(4)甲形成乙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形成四分体;甲形成丙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3个四分体.
故答案为:
(1)精巢(睾丸)  次级精母细胞
(2)有丝分裂    AaBbCC
(3)4  2  ABC或AbC或aBC或abC
(4)0和3

点评 本题结合某一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生物变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出现性状分离
B.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
C.F2性状的分离比为3﹕1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传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1)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有4种.
(2)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frac{9}{16}$.
(3)获得植株E技术的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4)植株A、D、E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株A、B、C、D、E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因型相同的是植株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用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为材料制成装片,经过下列试剂处理后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30%蔗糖与红墨水的混合溶液,吸取多余染液后可观察质壁分离
B.滴加健那绿染液,吸取多余染液后可观察叶绿体的分布情况
C.滴加龙胆紫溶液,吸取多余染液后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D.滴加甲基绿染液,吸取多余染液后可观察RNA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CpTI蛋白是由豇豆的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基因)控制合成的,该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具有广谱的抗虫特性.但细胞质基质中存在大量蛋白酶,使CpTI蛋白降解造成毒性减弱,因而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抗虫能力不十分理想.2008年4月3日《参考消息》报道,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桢等已培育出一种转SCK基因抗虫水稻品种,与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相比,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SCK基因是由他们对CpTI基因进行修饰而成,SCK基因指导合成的CpTI蛋白被固定在内质网中,因此转SCK基因水稻对害虫的致死率大大提高了.
(1)SCK基因水稻细胞中CpTI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是CpTI蛋白在内质网中,避免了被蛋白酶降解,提高了其积累量.
(2)为了使SCK基因在水稻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SCK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水稻受体细胞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因枪法,将水稻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水稻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
(4)为了检测转基因水稻中SCK基因是否插入到水稻染色体的DNA上,需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从转基因水稻中提取出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SCK基因作探针进行检测;为了鉴定SCK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水稻抗虫特性,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以确定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1913年,生物学家BoysenJensen用燕麦胚芽鞘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显示云母片可以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
B.琼脂不会阻止胚芽鞘顶端制造的生长素往下运送
C.图①②结果显示生长素会向背光面移动,造成生长差异的弯曲
D.假若将图④的琼脂改换成云母片,结果仍然有向光弯曲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河北省新高二上周练(三)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核孔控制着细胞核内外某些物质的进出,且核内外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D.tRNA在细胞内有61种,其中的反密码子也代表遗传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如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代表自由扩散,曲线乙中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该物质,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能量供应.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 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填“吸收”或“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a(填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该过程称为胞吐,其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脂蛋白的合成B.抗体结合抗原C.DNA复制D.丙酮酸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