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良种牛繁育的产业化技术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在产生后代的过程中,图中A、B、C、D牛中,______________牛可以是非良种个体。

(2)若①是体外受精,卵子需发育到______________(时期),精子需经______________处理。

②过程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细胞核的目的是使重构卵的核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③过程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卵,使其完成______________和发育进程。

(3)在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早期胚胎时,通常还需加入_______等天然物质,并需要适时______,以清除代谢产物,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早期胚胎造成危害。

(4)与F相比,E更具有多样性,原因是E是有性生殖的后代,其亲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从而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b用到的原理是_________。植物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d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培养条件而言,过程d与图乙过程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两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图乙中,①过程是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称之为_______________,在培养时要求培养瓶或培养皿的内表面光滑、无毒,易于________________。

(4)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停止分裂增殖时,内壁上的细胞有__________层。当细胞培养传至10代以后就不易传下去,继续培养时,少数细胞会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限,获得不死性,此时这些细胞________突变(填“已发生”或“未发生”),正在朝着等同于癌细胞的方向发展。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的,以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建立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检验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

D.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培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PCR技术利用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利用该技术扩增目标DNA片段(子链的延伸方向从5’3’),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引物与模板DNA结合。

(2)PCR体系经过n次循环可使DNA得到约2n倍扩增。若反应体系加入m条靶DNA,经3次循环后图中所示目标DNA片段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

(3)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获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组细胞经过G、H过程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病毒马铃薯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该技术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

(5)研究表明,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花粉将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植物,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核”或“叶绿体”)基因组中,以防止目的基因通过花粉向其他植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太空中,根失去向地性是因为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②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③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该地区,调查结果不一定大于实际值

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⑤从30℃的环境进入5℃,小白鼠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相应增加。

⑥抗体、淋巴因子和血红蛋白均存在于内环境中。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因素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细胞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处理
结果
项目

正常通气品种A

正常通气品种B

低氧品种A

低氧品种B

丙酮酸(umol·g-1)

0.18

0.19

0.21

0.34

乙醇(umol·g-1)

2.45

2.49

6.00

4.00

(1)黄瓜根系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能/不能)生成ATP。

(2)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B______________(强/弱),其原因可借助下面的柱形图做出进一步解释,请根据品种A的柱形图在相应位置绘出品种B的柱形图,并标出对应数值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含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在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的问题: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该湿地水域中,多种鱼类高温时在水域中上层活动,低温时则转移到水域中下层,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湿地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动物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这种关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种群增长过程中(K-N)/K的变化曲线(N表示种群数量,K是环境容纳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N/K可代表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的大小

B. t2时组成种群的个体全为幼年个体

C. t4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 t5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不在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 大气中的 CO2 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