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

C.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

D.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研究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图中甲是中心法则的图解,乙、丙表示甲中的部分过程.①~⑤表示过程,⑥、⑦表示物质或结构,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中②和④过程所需的酶依次是转录酶和逆转录酶
(2)甲中③过程所需的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
(3)丙所示的过程对应于甲中的序号是⑤
(4)丙中⑥表示的结构名称为核糖体,⑦上可以同时串联多个⑥,其意义在于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研究发现,转基因抗虫植物能杀死昆虫的原理是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被昆虫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产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与昆虫肠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细胞渗透压失衡,最终导致昆虫死亡。下图表示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BT抗虫基因以培养抗虫玉米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养过程(其中d过程表示细菌与玉米细胞混合培养)。

(1)通过图示流程①获取BT抗虫基因需使用 酶,将其与切割后的质粒重组需使用 酶;在流程⑤中,细菌经培养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的子代细菌,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流程⑦需要运用 技术,经过 过程最终形成植株,其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多个国家已批准种植转BT基因抗虫玉米供人食用,请结合题意分析其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BT基因能够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体上,某玉米植株体细胞中BT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如下图所示(黑点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点),该植株进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

B.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同环境中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基因型的频率不会改变

D.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图中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①②④⑤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一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中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图二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高等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细胞无叶绿体,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要想对该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需对其先用盐酸处理

C.这是一种需氧型生物,但此细胞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D.该细胞内的细胞器与细胞膜、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体细胞中全部的非同源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但融合后的杂种细胞仍为一半红,一半绿,发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A.人、鼠细胞发生了免疫反应
B.构成人细胞的磷脂分子和鼠细胞的磷脂分子不具亲合性
C.人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大,位于下方,鼠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小,位于上方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膜失去了流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