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其中甲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A瓶中是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B瓶是酵母菌培养液;C瓶中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目的是检测有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乙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D瓶是酵母菌培养液;E瓶中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目的是检测无氧呼吸过程中CO2的产生.
解答 解:(1)A瓶中所加液体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对实验现象的干扰.
(2)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一段时间后应在D中取少量培养液,检测酒精所用的试剂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使酒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乙装置中发生无氧呼吸,其总反应式C6H12O6 $\stackrel{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
故答案为:
(1)吸收空气中的CO2
(2)D 酸性的重铬酸钾 灰绿色
(3)C6H12O6 $\stackrel{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
点评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是核糖核苷酸 | B. | 该物质含有C、H、O、N、P元素 | ||
C. | 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 | D. | 该物质的碱基可以为胸腺嘧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 |
B. |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物质交换的效率 | |
C. |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 |
D. |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可洗去浮色 | |
B. | 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率是因变量 | |
C. |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观察线粒体时用盐酸处理可加快染色剂健那绿进入细胞 | |
D. | 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比较蛋白酶对蛋白质分解的催化能力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 |
B. | 细胞内外的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的雄性激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C. | 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 |
D. | 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 B. | 吞噬细胞的作用 | ||
C. | 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 D. | 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该模型为人体内神经调节过程,则兴奋在c结构中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 | |
B. | 若该模型为条件反射,则c结构一定为大脑皮层 | |
C. | 若该模型中c为胰岛A细胞,则e为肝细胞和肌细胞 | |
D. | 若该模型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a、c通过分泌b、d激素进行反馈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上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__内。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3)某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________,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4)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 C1酶、 和 。
(5)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还能有效避免____________被微生物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