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在用刚果红染色法,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时,先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种菌
C.浓缩目标菌种
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分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

解答 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微生物的分离以及鉴定,注意总结有助于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密码子的是(  )
A.ATCB.UUCC.CAGD.G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在的日常生活中要用到各种洗涤剂,如洗衣粉、洗洁精、沐浴露、漂白剂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洗涤剂使用后排放到环境中是否会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呢?
Ⅰ.在各种洗涤剂中,洗衣粉的使用量较大,过去含磷洗衣粉带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大家已有目共睹.加酶洗衣粉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方向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由于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等能更有效地清除血渍、奶渍等顽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温度、酸碱度(pH值)有关.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表示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高低.
Ⅱ.某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了不同类型的洗涤剂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下表是清水和六种不同类型的洗涤剂溶液及浓度:
编号ABCDEFG
类型清水洁厕剂漂白剂沐浴露洗发水洗洁精洗手液
浓度00.1%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挑选绿豆种子的标准是同一品种,大小一致、饱满程度相同.除此以外,还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什么,才能保证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①每组绿豆种子的数量相等
②对绿豆种子进行浇灌的溶液要等量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④培养基质要相同,且透气性好,不能积水,防止种子腐烂
⑤浇灌要定时.(答出两点即可).
(2)本实验中,实验组是B、C、D、E、F、G(填编号),对照组是A(填编号).在计量结果时,如果某一组绿豆种子的萌发数量最少,则说明该组的洗涤剂对绿豆种子的萌发负面影响最大.
(3)洗涤剂对绿豆种子萌发有影响的原因可能是洗涤剂对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甲和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丙),1个表现为长形(丁).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甲×乙,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丙×丁,F1均为扁盘形,F2中扁盘:圆:长=9:6:1
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1中,F2圆形南瓜的基因型有4种
C.实验2中,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frac{4}{9}$
D.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讲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长形=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请回答问题:
(1)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使用双缩脲试剂,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底物.
(3)为进一步探究该脂肪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条件,该同学设计相关了实验,结果如图示.
①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不同的因素分别是ph值和温度,属于自变量变量.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酶活性最高的条件是pH=7,温度为60℃,pH的变化不影响(“影响”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中的土壤B.寒带森林中的土壤
C.花盆中D.荒漠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
B.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红细胞
C.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慢
D.电泳分离血红蛋白时,分子迁移速度只与带电性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图1是某基因型菊花细胞发生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1)若该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产生的子代细胞基因型为DdEeFF、DdEeff或DdEeFf.
(2)若让该体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常使用植物组织培养(填生物技术).该技术的操作顺序是:①制备MS同体培养基;②外植体消毒;③接种;④培养;⑤移栽;⑥栽培.若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在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和pH、营养充足、气体环境等条件下进行.(至少写出2点)
(3)如果网l是某卵原细胞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DEF或DEf或deF或def.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为什么?减数分裂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给下一代,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5)若该菊花的花色由图中的基因D(d)、E(e)及另外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这对基因(B和b)是否与基因D(d)、E(e)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利用基因型为DdEeBb的植株进行实验验证.请依据要求完成下列步骤.

实验步骤: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后代花色并统计分离比.
请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示相应的结论.结果l:红:紫:白=9:3:4;结果2:红:白=3:1;结果3:紫:红:白=1: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两种最基本的代谢活动,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的根本作用都是为了提供ATPB.两者产生的[H]来源相同
C.两者都能发生在蓝藻细胞中D.在叶肉细胞内两者循环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