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 |
B. | 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种菌 | |
C. | 浓缩目标菌种 | |
D. | 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
分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是纤维素,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是刚果红,该物质能够与纤维素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如果某个菌落的周围出现了透明圈,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能够分解纤维素.
解答 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基本过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有微生物的分离以及鉴定,注意总结有助于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类型 | 清水 | 洁厕剂 | 漂白剂 | 沐浴露 | 洗发水 | 洗洁精 | 洗手液 |
浓度 | 0 | 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B. | 实验1中,F2圆形南瓜的基因型有4种 | |
C. | 实验2中,F2的扁盘形南瓜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frac{4}{9}$ | |
D. | 对实验2的F2中扁盘形南瓜讲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圆形:长形=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 | |
B. | 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红细胞 | |
C. |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较慢 | |
D. | 电泳分离血红蛋白时,分子迁移速度只与带电性质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者的根本作用都是为了提供ATP | B. | 两者产生的[H]来源相同 | ||
C. | 两者都能发生在蓝藻细胞中 | D. | 在叶肉细胞内两者循环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