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型 | 统计数(株) | 表现型 | 统计数(株) |
矮杆、非糯、无芒 | 17 | 高杆、糯性、有芒 | 52 |
矮杆、糯性、有芒 | 68 | 高杆、糯性、无芒 | 18 |
高杆、非糯、有芒 | 304 | 矮杆、非糯、有芒 | 53 |
高杆、非糯、无芒 | 102 | 矮杆、糯性、无芒 | 23 |
分析 将高杆(D )、非糯(W)、无芒(c)水稻甲与矮杆(d)、糯性(w)、有芒(C)水稻乙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高杆、非糯、有芒,说明F1基因型为CcDdWw,则甲的基因型为ccDDWW,乙的基因型为CCddww,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的基因型为ccDDWW,乙的基因型为CCddww,F1基因型为CcDdWw,所以F1产生了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
(2)分析表格发现后代,高杆、非糯:矮杆、糯性:矮杆、非糯:高杆、糯性=406:91:70:70,说明高杆与非糯基因连锁,即D与W、d与w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高杆、非糯:矮杆、糯性:矮杆、非糯:高杆、糯性=406:91:70:70,可知矮杆、糯性占91÷(406+91+70+70)=$\frac{1}{7}$,即ddww=$\frac{1}{7}$,所以dw=0.38,则F1产生基因组成为dwC型配子的概率约为0.38×$\frac{1}{2}$=19%.
故答案为:
(1)ccDDWW
(2)D、d与W、w
(3)19%
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涉及到连锁与交换,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2:1 | B. | 2:3:1 | C. | 4:4:1 | D. | 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肾 | B. | 前肾 | C. | 中肾 | D. | 后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S型活细菌能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是荚膜多糖具有毒性
B.第3组的S型菌因加热蛋白质变性致死,S型菌不能再繁殖后代
C.第4组中的R型菌能全部转化成S型菌
D.第4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基因型为的二倍体生物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有四条染色单体,两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正常情况下,B、b基因在常染色体而不是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传代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细胞会发生细胞核型改变获得不死性
C.培养液中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无菌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6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为某一段多肤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
缬氨酸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的①链是转录模板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肤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