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将高杆(D )、非糯(W)、无芒(c)水稻甲与矮杆(d)、糯性(w)、有芒(C)水稻乙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高杆、非糯、有芒,F2自交得到相关表现型及其统计数据如下.
 表现型 统计数(株) 表现型 统计数(株)
 矮杆、非糯、无芒 17 高杆、糯性、有芒 52
 矮杆、糯性、有芒 68 高杆、糯性、无芒 18
 高杆、非糯、有芒 304矮杆、非糯、有芒 53
 高杆、非糯、无芒 102矮杆、糯性、无芒 23
(1)水稻甲的基因型为ccDDWW,F1产生了8种基因型的配子.
(2)上述研究的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D、d与W、w.
(3)据表中数据推测,F1产生基因组成为dwC型配子的概率约为19%.

分析 将高杆(D )、非糯(W)、无芒(c)水稻甲与矮杆(d)、糯性(w)、有芒(C)水稻乙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高杆、非糯、有芒,说明F1基因型为CcDdWw,则甲的基因型为ccDDWW,乙的基因型为CCddww,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的基因型为ccDDWW,乙的基因型为CCddww,F1基因型为CcDdWw,所以F1产生了2×2×2=8种基因型的配子.
(2)分析表格发现后代,高杆、非糯:矮杆、糯性:矮杆、非糯:高杆、糯性=406:91:70:70,说明高杆与非糯基因连锁,即D与W、d与w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高杆、非糯:矮杆、糯性:矮杆、非糯:高杆、糯性=406:91:70:70,可知矮杆、糯性占91÷(406+91+70+70)=$\frac{1}{7}$,即ddww=$\frac{1}{7}$,所以dw=0.38,则F1产生基因组成为dwC型配子的概率约为0.38×$\frac{1}{2}$=19%.
故答案为:
(1)ccDDWW
(2)D、d与W、w
(3)19%

点评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涉及到连锁与交换,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1)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丙、丁;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丁.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上述图形中正在发生基因重组的有甲、丁.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究“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left\{\begin{array}{l}{早期卵母细胞\stackrel{注射早期卵母细胞少量细胞质}{→}早期卵母细胞}\\{早期卵母细胞\stackrel{注射成熟卵细胞少量细胞质}{→}成熟卵细胞}\end{array}\right.$
实验二$\left\{\begin{array}{l}{早期卵母细胞\stackrel{孕酮}{→}成熟卵细胞}\\{早期卵母细胞\stackrel{孕酮+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早期卵母细胞}\end{array}\right.$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在实验二中孕酮的作用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双链DNA分子中,作为模板链的部分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A-G-T-A-C-C-G-C-G-T-C-A-T.已知某些氨基酸及相应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CGU)、缬氨酸(GUA)、丙氨酸(GCA)、组氨酸(CAU)、脯氨酸(CCG),甘氨酸(GGC).
(1)写出由给出的DNA链转录形成的信息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CGUCAUGGCGCAGUA.
(2)写出由给出的DNA链最终决定形成的多肽中氨基酸种类及排列顺序:精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3)写出运载精氨酸的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的组合G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2:1B.2:3:1C.4:4:1D.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脊椎动物中有一种类型的肾呈小管状,分节排列,每一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漏斗状,上有纤毛,在肾口附近有血管球,以过滤的方式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体腔中,借助肾口纤毛的摆动,将体腔中的代谢废物收集入肾小管;另一端汇入一总导管.上述内容描述的是(  )
A.原肾B.前肾C.中肾D.后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S型活细菌能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是荚膜多糖具有毒性

B.第3组的S型菌因加热蛋白质变性致死,S型菌不能再繁殖后代

C.第4组中的R型菌能全部转化成S型菌

D.第4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基因型为的二倍体生物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有四条染色单体,两个染色体组

C.该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正常情况下,B、b基因在常染色体而不是X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B.传代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细胞会发生细胞核型改变获得不死性

C.培养液中需要有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无菌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一下第三次月考(6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为某一段多肤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

缬氨酸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的①链是转录模板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肤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