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C.活细胞可产生酶,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
D.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解答 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中只有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
B、酶是有机物,与无机催化剂有本质区别,B错误;
C、活细胞可产生酶,酶可在细胞外起作用,C正确;
D、酶是蛋白质或RNA,其中只有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特性及化学本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一的病原体新型布尼亚病毒结构相似的是⑥⑧.
①乳酸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⑨草履虫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光合作用过程核糖体细胞壁
××
×
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A,乙:B,丙:D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念珠藻
(3)大肠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理由主要是无以核膜为边界的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如想获得大量的愈伤组织,则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关系为(  )
A.生长素=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细胞分裂素D.只加生长素不加细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O2
C.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物质是①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③有关,与②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甲图为植物细胞内的某种生理活动,乙图为植物在温度为15℃(实线)和25℃(虚线)时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关系,丙图为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①~⑥代表气体,A、B、c代表场所).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①过程中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若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去向,通常采用方法同位亲标记法.②过程中能量变化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②过程产生的C6H12O6在图丙中被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B、c(填图中字母).
(2)当其他条件不变,乙图中光照由2千勒克斯增加到6千勒克斯时,甲图中的岛物质会减少.
(3)请根据乙图分析该植物在6千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25℃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
(4)如果在阴雨天气,温室内光照强度小于5干勒克斯,请据乙图判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产量.适当降低温度.
(5)丙图中可表示氧气的是①④⑤(填数字序号);当图丙中A、C场所生理活动的强度关系是C强于A时,①②(填数字序号)箭头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甲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需对酵母菌进行活化处理,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菌恢复为正常的生活状态.
(2)接种量相同时,摇床转速为250r•min-1的酵母菌种群在前6h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氧气供应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
(3)根据实验结果,较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变量组合有转速230r•min-1,接种量1.0mL和1.5mL;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若某同学吸取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球计数板正面示意图,观察到图2所示的图象.

①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前要振荡(摇匀),目的是确保随机取样时有均匀的种群密度.
②图1这块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
③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含有25个中方格,其体积是0.1mm3
④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中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2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5×10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回答有关DNA分子的相关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2)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其基本骨架;某DNA分子中一条链中$\frac{(A+T)}{(G+C)}$的比值为P,则其另一条链中$\frac{(A+T)}{(G+C)}$)的比值为P.
(3)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则此细胞中等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将发生DNA复制和转录障碍.
(4)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是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全国卷1参考版) 题型:综合题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细胞通过DNA 损伤修复可使DNA在复制过程中受到损伤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如图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切除修复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生物变异的角度看DNA损伤属于基因重组
B.图中二聚体的形成可能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所致
C.修复过程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损伤修复降低了突变率,保持了DNA分子的相对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