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序号1-3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分子,ab表示进出细胞的不同物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ab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不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性。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作出判断的依据有______

3)黄瓜的花粉落到丝瓜花的雌蕊柱头上不能萌发,可能是[1]______在起作用。

【答案】磷脂 选择透过 主动运输 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ATP 糖蛋白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题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中①表示糖蛋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a表示自由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表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1)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ab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不同,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物质的运输方式是简单(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3)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不同种植物花粉落到花的柱头上不能萌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

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

3)一般认为,C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常用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主要依据是

A.细胞容易获取

B.细胞体积较大,可获得较多细胞膜

C.细胞膜容易用镊子剥下来

D.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B.双缩脲试剂C.健那绿染液D.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是氨基酸

B. 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C. 若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②是糖类

D. 若③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荣获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图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囊泡X[]______出芽形成,到达[]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______性。

2)在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为之提供______。若囊泡Y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______

3)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______

4)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这一过程的控制中心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23表示______12构成______4表示______,它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2)在低温下,结构4排列整齐,但温度上升后,会出现排列不整齐的现象,其厚度也会减小,这说明4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性.

3______侧表示细胞外.

4)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后来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接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换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