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一种植物--青蒿进行研究发现,控制其株高的有4对等位基因,且对株高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青蒿高为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青蒿高为26cm.如果已知亲代青蒿高是10cm和26cm,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  )
A.12 cm、6种B.18 cm、6种C.12 cm、9种D.18 cm、9种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数量遗传.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每个显性基因对高度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则每含一个显性基因玉米增高(26-10)÷8=2cm.

解答 解: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每个显性基因对高度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则每含一个显性基因玉米增高(26-10)÷8=2cm.aabbccdd和AABBCCDD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含4个显性基因,表现型为10+4×2=18cm.F2中的基因型有:含8个显性基因的、含7个显性基因的…不含有显性基因的,共有9种情况,所以F2中可能有9种表现型.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下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一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所示生理活动涉及图二的有a、b、c
B.结构丁的形成与该细胞的核仁的功能相关
C.图二b、d过程的原料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D.酶甲和酶丙都具有催化DNA解旋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先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本尼迪特试剂、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等.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然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并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5min;
③然后向A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B试管加5滴蒸馏水;
④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ml本尼迪特试剂,放入80~100°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并观察颜色变化.
(2)该实验步骤中有明显的错误,请更正应该使用50~65°C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min.
(3)实验结果及结论:①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B试管出现红黄色沉淀,A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四种生物中,用哪一分类标准可将其中一种生物与其他三种生物分开(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青霉菌 ④蘑菇.
A.核DNAB.核糖体C.核膜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 a>b>cB.a、b、c 表示酶的浓度,则 a>b>c
C.a、b、c表示pH,则一定是a>b>cD.b表示最适pH值或最适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红光和蓝紫光.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减少后增加.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mol/(m2•s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1.8 ?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铜代叶绿素比叶绿素(化学性质)更稳定.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Ttgx-15)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或答“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人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多聚酶链式反应)法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所含三种限制酶(Cla I、Sac I、Xba I)的切点如图所示.则用ClaⅠ和DNA连接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A、D (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如图所示质粒的T-DNA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染液中一段时间后筛选获得转获因油菜细胞.该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
(4)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cDNA.再依据融合基因的DNA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侧.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完成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切赫与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