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进行无土栽培番茄的某一实验装置图及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几种矿质元素的浓度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矿质元素是以离子的形式被根尖吸收的,吸收是一个主动运输 的过程.
(2)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曲线中,分析植株对A~E五种矿质元素的吸收状况:
在实验中各种矿质元素吸收速率不同与番茄根上不同载体的数量有关,吸收最快的是E物质,吸收最慢的是A物质,A物质的物质量浓度为什么越来越大,原因是A物质浓度上升,说明植物吸水快于吸收该离子.
(3)在实验起始阶段,使培养液中A、B、C、D、E五种矿质元素的浓度一致,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比较植物对这5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
(4)实验进行到10天后,矿质元素的浓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根部较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的毒害作用②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造成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比例的失衡导致植物死亡.
(5)在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C
A.白天15℃,晚上26℃B.昼夜26℃C.白天26℃,晚上15℃D.昼夜15℃

分析 本题中以曲线的形式表示了五种离子的浓度变化.某离子浓度上升,说明植物吸水快于吸收该离子;某离子浓度下降,说明植物吸水慢于吸收该离子.因此吸收速度比较为:E>D>H2O>C>B>A

解答 解:(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是以离子的方式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
(2)实验中各种矿质元素吸收速率不同与番茄根上不同载体的数量有关,某离子浓度上升,说明植物吸水快于吸收该离子;某离子浓度下降,说明植物吸水慢于吸收该离子,是以吸收最快的是E,最慢的是A.
(3)为了便于比较植物对这5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需要在实验起始阶段,使培养液中A、B、C、D、E五种矿质元素的浓度一致.
(4)实验进行到10天后,一方面根部较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的毒害作用,另一方面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造成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比例的失衡,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矿质元素的浓度不再变化.
(5)白天适当提温度依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机物合成增多,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使有机物的积累量提高,对增产有利.故选:C.
故答案为:
(1)离子   主动运输
(2)不同载体的数量   E    A   A物质浓度上升,说明植物吸水快于吸收该离子
(3)便于比较植物对这5种矿质元素的需求量
(4)根部较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的毒害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造成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比例的失衡 
(5)C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植物对矿质离子和水的吸收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形式及对水分学生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西藏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

C.细胞学说强调细胞是完整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某些物质出入细胞具有运输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识别后即被降解,不再识别其他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2)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在⑥上获得单菌落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应以除原油外的其他碳源作为碳源.
(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和干热灭菌.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表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水,用于③过程中.
(3)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除了产生〔H〕、ATP外,产物还有丙酮酸,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要通过层膜结构.
(4)若将该植物从0.03%的CO2环境移到1%的CO2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叶绿体中〔H〕含量将减少.
(5)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 +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6)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水参与的反应是B,生成水的是C,产生能量的是ABC.(将对应标号填入空白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法,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2)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垂直结构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图2表示小麦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I.请分析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是O2,a中能量的转化途径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图中③在线粒体基质(填场所)中被利用;ATP合成酶存在于b(填“a”或“b”)的内膜上.
(3)图中b产生的②中H元素的来源葡萄糖和水(不考虑中间产物).
Ⅱ.请分析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5%时,小麦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此时呼吸作用的终产物除了CO2外,还有酒精和水.
(2)当外界氧浓度为6%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小麦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摩尔,至少需要吸收0.6摩尔的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明显发生变化的是(  )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血糖浓度发生变化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⑤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ATP
B.低温环境下植物的根吸收无机盐离子不会受影响
C.在生物体内无机盐都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D.无机盐可以维持渗透压平衡,但不参与细胞的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