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表中关于生物实验试剂的使用,不正确的(  )
试剂用途加入试剂后是否加热实验结果
A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溶液显紫色
B碘液检测淀粉不需溶液显蓝色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NA和RNA不需要呈绿色的DNA分子,呈红色的RNA分子
D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需要加热橘黄色
A.AB.BC.CD.D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A、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A正确;
B、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不需要加热,C正确;
D、脂肪的鉴定不需要加热,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 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主要考查实验中所实验的试剂及相关的颜色反应,相关知识点只需考生识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图中的

(填字母)

(2) X元素一定包含 ,Y元素必定包含 。小分子通过 形成了生物大分子。如果大分子B是纤维素,那么小分子b一定是 。小分子d之间通过形成 键连接形成单链分子。生物大分子都以

作为骨架。

(3)大分子A可用 试剂来鉴定,小分子b可用 试剂来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C.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为浆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它能消灭抗原,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用标号)③→④→②→⑦→①,抗体的分泌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并以[⑦]囊泡的形式转变.
(3)在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中需大量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目前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癌症发展包含八个阶段:细胞表面有生长因子发出细胞分裂的信号→细胞内的蛋白质中继站传递信号→胞质酶放大信号→阻碍细胞复制的刹车被释放→蛋白质检查确保DNA完好无损→其他蛋白重建染色体端部使DNA可以进行复制→新生肿瘤促进血管生成,生成促生长的血管→一些癌细胞脱离胞外基质侵入身体的其他部分.人体内大多数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癌症是细胞增殖(细胞分裂)失控,由调控细胞分裂周期的基因突变引起.
(2)调查显示人群癌症年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攀升:40岁后癌死亡率陡升,60岁后上升更快,这表明癌变是若干独立的基因突变积累效应的结果.
(3)阻断端粒酶合成是目前治疗癌症极有效的自然机制,恢复端粒酶抑制机制的实质是避免重建染色体端部(或重建染色体端部使DNA可以进行复制),从而抑制癌症的目的.
(4)研究发现,青蒿素能抗癌,并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的方法.研究人员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检测青蒿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青蒿素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此实验中还有一组对照实验,其处理是培养液中不添加青蒿素.图1结果说明青蒿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癌细胞、肿瘤细胞)的增殖,且青蒿素作用的效果受青蒿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的影响.
②选用青蒿素浓度为40μg/m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细胞,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如图2所示.综合两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青蒿素通过抑制端粒酶的活性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癌细胞、肿瘤细胞)的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1为某单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I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B.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D.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约为$\frac{1}{2}$和$\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离体豌豆节间切段的作用效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可以通过测量豌豆茎切段的生长长度来记录实验结果
B.IAA和GA在促进茎切段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本实验激素的种类是自变量,培养液的浓度和培养温度是无关变量
D.GA抑制豌豆茎切段伸长,IAA促进豌豆茎切段伸长,且IAA的促进效应大于GA的抑制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将灰喜鹊引入某草原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10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λ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灰喜鹊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A、B、C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多的是A,最少的是C.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
(3)第6-9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