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都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解答 解: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但体细胞中的可遗传变异一般不能传给子代,A正确;
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个体表现型,B错误;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
D、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血糖平衡是下列哪项调节的结果(  )
A.只有激素调节
B.只有神经调节
C.既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D.既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C.DNA、RNA的化学组成中均有糖类分子参与
D.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B.Ⅰ多糖、Ⅱ淀粉、Ⅲ蔗糖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
①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④F2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⑥B.①④⑥C.①②④D.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环境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可以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所测得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 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在 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 Tc温度,在图甲中 Ta、Tb之间
D.图乙中 A 点对应的温度为 T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会使蛋白质中的肽键断裂,其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B.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工业化生产果酒的过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立即密闭

B.在进行酒精发酵的过程中,接种酵母菌后,应先通气一段时间,再隔绝空气

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要对发酵液进行灭菌处理

D.制葡萄酒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