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初春受到寒冷侵袭的梨树花瓣大部分凋萎,有的甚至脱落,有无适宜的补救办法( )
A.没有适宜的补救方法
B.适当的整修枝条
C.喷施一定浓度的营养液
D.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汶川大地震后,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英雄们,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B.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C.胰高血糖素增多,抗利尿激素减少
D.胰高血糖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中填数字,在横线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做实验材料,将其放在中.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
(2)氨基酸在[]上被利用合成胰岛素,合成的胰岛素再经过[]的运输和[]的加工再分泌出细胞.此过程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来提供能量.要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3)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它不断与细胞质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通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①要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该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Ⅱ中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装置Ⅲ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L,而释放的CO2为9 mol/L,则酵母菌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 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
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湿地
D. 来自电厂的废热不属于水体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推测DNA复制可能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式。为确定其复制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进行如下实验: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II),各组提取DNA后离心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过程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
(2)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子代I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复制后DNA加热解旋后进行离心,图1三种推测复制方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两种实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