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由a 变为b、c、d 体现了变异的多方向性 | |
B. | x 决定了青霉菌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 |
C. | 在x 作用下青霉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
D. | b 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青霉菌菌株经诱变剂诱变后,能产生多种不同产量的青霉菌,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 解:A、分析图形,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由a变异为b、c、d,青霉素的产量不等,体现了突变的多方向性,A正确;
B、自然状态下,突变率是很低的,诱变剂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B错误;
C、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但没有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图中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其中d产量最高,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诱变育种、基因突变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 |
B. |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增加 | |
C. | 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 | |
D. | 细胞中原本存在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A | B | C | |
试剂 | 甲基绿染液 | 吡罗红染液 | 双缩脲试剂 |
现象 | |||
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不同 | |
B. |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
C. | 结构Ⅰ和结构Ⅱ对物质的转运无特异性 | |
D. | 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光照强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CO2[mg/(100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 | 光照超过9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 |
B. | 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逐渐增强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 |
C. | 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 |
D. | 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癌细胞容易发生细胞凋亡 | |
B. | 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在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 | |
C. |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 | |
D. | 只要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 |
B. |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 |
C. |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 |
D. |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