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在哺乳动物精巢中,发现一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这些细胞可能是(  )
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
C.联会时的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原始生殖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2N)→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N)→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2N)→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N).

解答 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但是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A错误;
B、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数目是精原细胞的一半,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B错误;
C、联会时的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但是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C错误;
D、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并且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明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并且染色单体消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下列有关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
B.调查的人群基数应宜大不宜小
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D.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特定的方向进化
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个体在相亙影响中不断进化
C.已诱变育种目的是培育具有新性状的新物种
D.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获得该基因
B.标记基因也叫做抗生素基因
C.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D.大肠杆菌是常用的微生物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03年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基因研究室在为一孕妇做基因检测时发现其染色体中有四条发生了易位.这种复杂的染色体核型极为罕见,该研究室遂将提取的标本和有关资料送往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鉴定,收到反馈,确认此罕见的染色体核型为世界首报核型.这位孕妇2002年4月和2003年4月两次怀孕都是在60天左右死胎、流产.医院对夫妇俩做的常规检查都无异常,孕妇的父母也不是近亲结婚.根据经验,医生怀疑这种自然流产与遗传因素有关,就建议她接受基因检查.在随后进行染色体外周血核型检查时,医生发现这名孕妇细胞中竞有4条染色体异常,其中的3号、21号、12号和18号染色体发生了平衡易位(如图).通俗点说,就是3号和21号染色体各有一段跑到对方那里“串门”了,12号和18号也是如此.由于两条染色体异常都已很少见,目前统计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点九;而四条染色体同时异常则是极为罕见,估计百万个人中才可能有一个.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这位孕妇不管形态上还是生理上都和正常人一样,但在生育下一代时就会出现流产、死胎、早产和生育夭折的畸形儿等现象,原因是:虽然这位妇女染色体结构异常,但并不导致遗传物质的丢失,所以和常人一样.但是这位妇女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分配失衡(增加或减少),所以会产生流产等现象.
(3)这种极为罕见的染色体核型虽然给这名孕妇及一家带来了痛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重要意义,你认为这种染色体核型发现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丰富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遗传学的临床研究、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指导优生优育都有重要意义.
(4)如果这名妇女非常想体会一下做母亲的感觉,即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健康的后代,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试管婴儿”即取别人的正常卵子,与其丈夫精子体外受精后,移人自己子宫内继续怀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下列有关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
B.其动力来自于物质浓度差或ATP供能
C.胞吞和胞吐靠ATP提供动力,属于主动运输
D.神经递质的释放不是跨膜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自然界中一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差.下面是利用木糖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酒酵母培育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自然界中采集到的葡萄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瓶中液体经适当稀释后,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获得各种菌落.
(2)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以木糖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或缺乏木糖发酵途径)
从存活的酵母菌提取DNA,并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一种穿梭质粒(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复制和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质粒)上.该质粒具有两种标记基因,即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大肠杆菌被该质粒转化后,应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质粒导入酵母菌时,由于氨苄青霉素不能抑制酵母菌繁殖,应选择缺乏尿嘧啶合成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
(4)对转基因酿酒酵母发酵能力进行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将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能力测试,最初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被快速消耗,随着发酵继续进行,酿酒酵母能够利用木糖产生酒精,并且酒精浓度升高对木糖发酵无明显影响,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
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
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
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依次代表细菌、黑藻、木耳、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哪项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  )
A.核糖体B.RNAC.DNAD.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