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童第周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B. |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 |
C.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 |
D. |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萨顿观察蝗虫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提出的,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A错误;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的过程是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再设计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运用的是模型建构法,C正确;
D、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是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再设计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 |
B. | 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改为T” | |
C. | 丙说:“只有两处错误,其中核糖应盖为脱氧核糖” | |
D. | 丁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主链的基本骨架连接不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原生质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 | |
B. |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细胞核 | |
C. | 细胞器、细胞膜与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 |
D. | 内质网可对来自某些核糖体的多肽进行加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林芝地区校级期末)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
A.12544 B.11036 C.10816 D.12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4•宁波二模)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 .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 (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 ℃.
(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是 .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 (写出两种).
(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 .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④⑤ | C. | ⑤⑦ | D. | ②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 |
B. |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 |
C. | 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 |
D. | 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 |
B.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 | 进化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 |
D. | 生物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