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 |
B. | 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C. | 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
D. |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 |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其形成原因是S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可表示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其形成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解答 解:A、ab段表示G1期,进行蛋白质合成,所以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A正确;
B、曲线bc段为间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曲线cd段可表示G2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正确;
D、曲线de段是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段曲线形成的原因或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
B. |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
C. | 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一定相同 | |
D. | 基因通过合成蛋白质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生物的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第十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组5 | 组6 | 组7 | 组8 |
处理 | 葡萄糖溶液浸泡 | 葡萄糖溶液浸泡 | 蒸馏水浸泡 | 蒸馏水浸泡 |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光照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有淀粉 | 无淀粉 |
回答问题:
(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2)在黑暗条件下,叶片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组别是______。
(3)组2叶片中合成淀粉的原料是_____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后者是通过__________产生的。与组2相比,组4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_ __。
(4)如果组7的蒸馏水中只通入N2,预期实验结果是叶片中________(有、无)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新乡一中高二下第十次周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增加 | |
B. | G2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 |
C. |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
D. |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 |
B. | 观察该细胞的叶绿体的分布时,可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 |
C. |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 |
D. | 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4}$ | B. | $\frac{1}{8}$ | C. | $\frac{1}{16}$ | D. | $\frac{1}{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