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病毒的生存和繁殖场所必须是
A. 无机环境 B. 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 生物体的细胞间质 D. 生物体的活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过程
B.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D. 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约为1/2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尔纳为检验“动物血液中糖的多少取决于所吃糖的多少”猜想是否成立,做如下实验:
实验1: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实验狗,连续饲喂几天后,血液中发现大量的糖分。
实验2:用大量的肉饲喂实验狗,连续饲喂几天后,血液中也发现大量糖分。
(1)实验1结果并不能证明猜想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说明动物血液中的糖还可由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
(3)研究小组进行进一步探究,用高浓度糖溶液饲喂实验狗,每隔30min测量狗血糖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请从激素调节的角度解释30min 后血糖浓逐渐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20min之后,给狗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狗出现昏迷症状,原因是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脑组织细胞血糖供应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功能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 基因型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克隆技术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B.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可能使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
C. 完成过程①②必不可少的酶分别是逆转录酶、DNA聚合酶
D. 探针筛选的目的是淘汰被感染的细菌,获得未被感染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精子入卵后,发生(或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X指卵细胞膜反应,Y指卵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 B. 经图中Y过程只形成了雌原核
C. 精子入卵主要指精子的头部外膜与卵细胞膜融合 D. 精子入卵后精子的尾部留在外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鼠毛色由位于1号和3号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黑色,A、B基因同时存在则毛色呈灰色,无A、B基因则毛色呈白色。下图是小鼠的某一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规律。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Ⅱ-7有_________种基因型。
(2)若使Ⅲ-9生出黑色的后代,应让其与表现型为_________的雄鼠杂交。
(3)若Ⅲ-10与Ⅲ-12杂交,生出一只黄色雌鼠的概率为_________;其后代黑色小鼠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4)某雄性小鼠由于基因突变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由核基因D控制),让这只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①若F1中雌性个体表现出新性状,而雄性个体表现正常,可推测基因D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为了研究A、a与D、d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将若干基因型为AaDd的雌鼠和AADD的雄鼠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均只有AaDD 和AADd两种,反交结果亦如此。据此推断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