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上升
C.①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尿素、水等
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

分析 本题是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的题目,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①与③相互渗透,且③可以形成②,因此①是血浆,②是淋巴液,③是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解答 解: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错误;
B、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都降低,B错误;
C、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释放的,进入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范围,C错误;
D、无氧呼吸呼吸产生并释放到①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水平衡调节过程,内环境渗透压与PH的调节,分析题图明确①②③的含义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内环境组成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d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c、d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
B.正常情况下,a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C.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排出腹部积水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课题、材料试剂与相应方法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选项实验课题部分材料、试剂方法
A分离细胞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生理盐水差速离心法
B分泌蛋白运输途径动物胰腺腺泡细胞、被标记的亮氨酸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膜制备菠菜叶肉细胞、蒸馏水吸水涨破法
D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鲜猪肝研磨液、H2O2溶液、FeCl3溶液设置系列温度梯度实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1表示某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乙种群A~C段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相互争夺资源或空间
B.M点前后变化表明,演替是个优势种替代的过程
C.M点之后若引入甲的天敌,乙种群的数量可再次增加
D.图1中B点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与图2中b点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某鲫鱼种群各阶段数量增长曲线,请回答:
(1)第1阶段调查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第2阶段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是先快后慢.
(2)第3阶段AB段鲫鱼天敌的种群数量会增加,BC段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小于(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
(3)自然界中,第4阶段由于受气候、食物、天敌(至少谷两点)、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在K值上下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红细胞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磷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胀破
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2+、Ca2+、SiO44-)的浓度,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膜蛋白),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这依赖于细胞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在图1中的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a、e,能表示乙醇运输过程的是b.能表示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a,该物质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氧气浓度等有关.
(3)从图2中可以看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Ca2+,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SiO44-,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性,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
(4)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水稻细胞吸收水分速率大于吸收离子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表示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乙→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甲→乙的全过程.
A.B.C.①②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面有关实验探究问题。

某个学生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a.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试管4为对照组试管);

b.按下表内要求进行操作;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ml)

2

pH=8缓冲液(ml)

0.5

淀粉溶液(ml)

1

甲生物提取液(ml)

乙生物提取液(ml)

丙生物提取液(ml)

总体积(ml)

3.8

c.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

d.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e.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1)实验操作表并没填写完整,请补充完整操作表格。

(2)在实验结果中,试管4的颜色深浅程度是 (用“+”或“-”表示)。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写出2种即可)。

(4)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 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

(5)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6)同学们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3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请你在答题纸坐标图中画出2号试管中酶活性的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