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27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frac{31}{32}$.
(2)若图中父本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4种性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3)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frac{2}{5}$,请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E基因显性纯和致死.
(4)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让F1雌雄成鼠相互交配得到F2(或让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得到F2);
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及比例.
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分析 1、由题意知,控制小鼠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是数量性状,即小鼠体重随显性基因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显性纯合时体重最大,隐性纯合时体重最小.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
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连锁交换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解:(1)该小鼠的种群中每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有三种,即显性纯合、显性杂合、隐性纯合,三种基因型,对三对等位基因来说,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是3×3×3=27种;分析题图可知,母本的基因型是AADDFF,父本的基因型是aaddff,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DdFf,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与母本相同的概率是AADDFF=$\frac{1}{4}×\frac{1}{4}×\frac{1}{4}=\frac{1}{64}$,与父本体重相同的概率是aaddff=$\frac{1}{4}×\frac{1}{4}×\frac{1}{4}=\frac{1}{64}$,则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1-$\frac{1}{64}-\frac{1}{64}$=$\frac{31}{32}$.
(2)性染色体组型为XXY的小鼠,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同源染色体随机联会形成四分体,因此产生的精子的染色体组型可能是XX、Y、XY、X四种.
(3)由题图可知,对于有毛和无毛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母本的基因型是Ee,父本的基因型是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Ee:ee=1:1,子一代小鼠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1:3,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1:3,因此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1:6:9,如果EE致死,则有毛的比例占$\frac{2}{5}$.
(4)由题意知,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的基因型是YYBB,纯合白色鼠的基因型为yyb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因此可以用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让F1雌雄成鼠相互交配得到F2(或让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得到F2);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及比例判断2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①如果2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雌雄成鼠相互交配得到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_B_:Y_bb:yyB_:yybb=9:3:3:1,即黄色:鼠色:白色=9:3:4;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得到F2基因型及比例是BbYy:Bbyy:bbYy:bbyy=1:1:1:1,即黄色:鼠色:白色=1:1:2.
②如果2对等位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定律,YYBB:YyBb:yybb=1:2:1,即黄色:白色=3:1;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得到F2基因型及比例是BbYy:bbyy=1:1,即黄色:白色=1:1.
故答案为:
(1)27    $\frac{31}{32}$  
(2)4      
(3)E基因显性纯和致死
(4)第二步:让F1雌雄成鼠相互交配得到F2(或让F1雌鼠与父本小白鼠交配得到F2)
第三步:观察统计F2中小鼠的毛色及比例
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鼠色:白色=9:3:4(或黄色:鼠色:白色=1:1:2),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为黄色:白色=3:1(或黄色:白色=1:1),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和应用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对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获及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都江堰市高三首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I.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的离体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菊花来说,要选取 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对月季来说,适宜花粉培养的时期是花粉应处于 期。为确定该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

(2)进行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 、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II.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提取玫瑰精油常用的方法是 ;为去除分离后油层中的水分,可加 放置过夜后,过滤即得到玫瑰油。

(4)根据胡萝卜素的特点,可用 的方法进行提取;在提取前需要进行干燥,干燥处理的温度不能太高、时间不能太长,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都江堰市高三首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人体内抗原-抗体的正常结合 B.植物细胞内肽链的生物合成

C.酵母菌细胞内[H]与 O2 的结合 D.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一下段考(四)(A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研人员用杂交育种培育出了水稻(2n)新品种,已知髙茎(B)对矮茎(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甲硫酸乙酯溶液浸泡,再到大田中种植。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用甲硫酸乙酯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

(2)某高茎水稻的基因型为Bb,让其连续自交若干代(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 第n代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和BB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分别是 (填“不变”“升髙”或"降低")。

(3)缺体(2n-1 )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n种高茎缺体系,将矮茎突变体植株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神植,当子代岀现表现型及比例为 时,可将矮茎突变基因定位于该缺体缺少的染色体上。

(4)用X射线照射纯合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合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得F1共1 812株,其中出现了 1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一下段考(四)(A卷)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正常人相比,猫叫综合征患者缺失5号整条染色体

B.白化病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或母亲的概率有差异

C.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取样调查

D.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风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神经细胞A和神经细胞3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连接.神经细胞B的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效应器.
(2)若刺激N点,则N点处膜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将偏转1次.
(3)当兴奋抵达突触小体(或轴突末端)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
(4)若物质?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8、7、3,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DNA粗提取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因是(  )
①DNA在氧化钠的浓度为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
②DNA在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
A.两次都是①B.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同学欲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新陈代谢的影响(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装置放在适宜恒温的环境中).现有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数只及有关的实验材料,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等,该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将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A组和B组;
步骤二:A组切除甲状腺,B组不作处理,每天饲喂等量适量的饲料;
步骤三:将A、B两组小鼠分别放入A、B两瓶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连续饲养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情况.
(1)该实验设计的装置有不当之处,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加以修改.B广口瓶中清水换为NaOH溶液
(2)有同学提出该实验确立的实验变量不科学、不严谨,需加以改进,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可将A组切除甲状腺改为饲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品,B组饲喂等量的生理水.
(3)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动物的耗氧量,通过观察在相同时间内耗氧量的变化来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4)经修正后的方案,预期其最可能的结果是:A管液滴向左移动刻度大于B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为人体部分组织细胞及其相关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甲、乙两种不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B.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刚进入高原地区时,呼吸的产物直接进入内环境,使血浆pH显著下降
C.血红蛋白所携带的氧气进入细胞乙,就利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若甲细胞分泌的①随血液输送到靶细胞乙,则甲→①→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