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名贵花卉若用种子繁殖可能发生性状分离。为了保持植株的优良性状,可以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不应采用植物的( )
A. 子房壁 B. 花粉粒 C. 叶片 D. 茎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复性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是
A.引物是人工合成的
B.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了3’端
C.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
D.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 ,② 。
(2)物质Ⅰ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 和线粒体。
(3)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其体液免疫是否受影响?
(4)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 基因工程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载体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A. 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
B.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C. 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 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为某高等植物细胞模式图,图B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_模式图。图A中,动物细胞一般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图B细胞中分泌蛋白的释放与其他细胞产生的信号有关,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若用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B细胞,在合成分泌蛋白过程中,在_________部位产生了H218O,该细胞器的形成与___________结构有关。
(4)若用3H标记的亮基酸培养液培养图B细胞,则不同细胞器的放射性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C,不同膜结构的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D。则图B中的③对应于图C和图D中的___________;图B中的④对应于图C和图D中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 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 两者都含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有色素
D. 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