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图中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frac{7}{8}$,图中$\frac{A+C}{T+G}$的比值不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 |
B. | 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 |
C. | 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 |
D. | 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 |
分析 分析图甲:①表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②为碱基对;③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
分析图乙:图乙表示转录过程.
分析图丙:①②是两条DNA链,其中②是转录额模板链;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解答 解: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进行计算,则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全部单链的比例为(22×2-1)÷(22×2)=$\frac{7}{8}$,对于任何双链DNA来讲,碱基种类都是4种,图中$\frac{A+C}{T+G}$的比值都是1,不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
B、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原核细胞(如蓝藻细胞)中,这两个过程可同时进行,B正确;
C、丙图③为mRNA,是转录过程中形成的,可发生在拟核中;乙图为转录过程,在人的神经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可发生,C错误;
D、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处;解旋酶作用于③处;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特点,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主要侵染T细胞,对其它细胞也有亲和力,引起相关组织的破坏 | |
B. | 当HIV侵入人体后,会被浆细胞识别,引发人体发生免疫反应 | |
C. | HIV病毒的核酸逆转录后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 |
D. | HIV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可用含淋巴细胞的培养液体外培养HI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适龄生育可降低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生率 | |
B. | 禁止近亲结婚主要为了防止隐性遗传病 | |
C. | 产前诊断较常用的方法为羊膜腔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 | |
D. | 遗传咨询可为传染病患者及其家属作出诊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
B. |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 |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 |
D. |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细胞A是效应淋巴细胞 | B. | 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 | ||
C. | 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 D. | 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2:1 | C. | 3:2 | D. | 5: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