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B]组织液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其水的来源为C、A(填字母),通过[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结构转移.(填字母和名称)
(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frac{2}{3}$;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①④⑥合称为细胞外液,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3)血红蛋白运输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⑤→④→③→⑥→⑦共穿过6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⑦]组织细胞.
(4)图乙中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
(5)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不会,原因是图中[④]内存在着缓冲物质.

分析 由图甲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再渗回组织液.
图乙中,①是淋巴,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血浆,⑤红细胞,⑥组织液,⑦是细胞内液.

解答 解:(1)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使组织液B增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血浆A和细胞内液C.通过[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结构转移.
(2))⑦是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frac{2}{3}$,④是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是毛细血管壁,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3)血液中血红蛋白运输的氧气,需要穿过红细胞1层、穿过毛细血管壁2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6层膜.CO2是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故细胞中浓度最高.
(4)血浆与组织液比较,血浆中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细胞外液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
(1)[B]组织液 水肿 C A[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
(2)$\frac{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 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
(3)⑤→④→③→⑥→⑦6[⑦]组织细胞
(4)大分子蛋白质 
(5)不会[④]缓冲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内环境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学家为了研究蛋白A的功能,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号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细胞的水通透速率(cm/s×10-4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27.9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210.0
将部分Ⅱ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80.7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188.0
(1)将I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作用)穿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翻译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增大.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降低,说明HgC12对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氨基酸的功能恢复.推测HgC12没有改变蛋白A的蛋白A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
(4)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蛋白A可以促进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推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示正常生理条件下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下列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说法是(  )
A.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B.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C.图中葡萄糖跨膜运输受Na+驱动
D.图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哪种细胞器内的物质称为细胞液(  )
A.溶酶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图中①②③物质的名称丙酮酸、水、二氧化碳.
(2)图中,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此阶段反应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H2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此阶段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3)在酒精发酵中,酵母菌的作用非常重要.如用糯米酿制甜酒时,发现发酵罐中逐渐有液体出现,这种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同时还会闻到酒香味,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发酵罐中还伴随有气泡产生,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出现气泡的原因是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具有强大专职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如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DC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其表面产生糖蛋白并特异性地与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S1、S2信号分子,最终激发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的进出与信息交流功能.
(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淋巴因子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
(4)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
(5)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核中DNA含量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图B中有8个DNA分子.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2)图B表示的分裂时期相当于图A中c~d段,分裂后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①和②两条染色体是经过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所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图A表示的是细胞增殖过程,B是细胞分化过程.乙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2)甲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3)甲图中,若e 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不能(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全能性.
(5)甲图中的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最大?a.
(6)乙图中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有染色体4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分裂间期复制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有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由此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以下为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
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试管,吸管等.
(二)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
②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并将其剪碎,利用某种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③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④分别从5支试管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⑤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⑥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记录数据.
(三)分析
(1)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哪些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至少写出2个).
(2)第②步中所用的“某种酶”是指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酶.上述细胞培养液中必需包含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或“碳源”)、氨基酸(或“氮源”)、无机盐、水、血清(或“生长因子”)(至少写出3种)等.在第④步和第⑥步中,除题目中所给出的实验器材之外,还有一件必需的实验器材是血球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
(3)请指出并纠正上面这位同学在第⑤步和第⑥步的操作上的错误:
第⑤步: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
第⑥步:“从静置的”应改为“振荡摇匀后”.
(4)该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正确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1234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0.10.20.30.40
培养前细胞数目(个/mL)350363342335336
培养后细胞数目(个/mL)32027518696560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绘出培养后细胞数目的折线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