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玉米子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综色=1:1.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AB、Ab、aB、ab;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玉米籽粒的非糯性与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花粉,比例为1:1.
(2)基因型为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而可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可得纯合体植株.
(3)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以植株甲(A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aa)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A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乙(Aaa)中有一个a来自母本,还有A和a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解答 解:(1)由于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可产生含B和b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由于基因型为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基因型也有4种,分别是AB、Ab、aB、ab.
(3)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Aa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a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Aa):白色(aa)=1:1.
③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图二中的A只能来自母本,故aa是父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
故答案为:
(1)蓝色:综色=1:1   
(2)AB、Ab、aB、ab     
(3)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同源染色体

点评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及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信息“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结合题图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B.第103位至105被替换为 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D.第10至11位之间插入1个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植物激素不同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不同.下列与之相关的内容正确的是(  )
A.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都相同
B.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都不相同
C.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相同
D.不同植物的诱导成功率相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理状况诱导成功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植株.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植体$\stackrel{①}{→}$愈伤组织$\stackrel{②}{→}$芽、根$\stackrel{③}{→}$植株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茎尖、根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该部位的细胞病毒极少,甚至不含病毒.
(2)在过程①中,曾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有利于外植体自动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3)在过程②中,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填“低”或“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日本小叶常春藤为常春藤属中耐寒性较强的品种,植株生长健壮,茎叶浓绿,节间短粗,组织充实,露地越冬性能良好,霜后茎叶略披红晕,为不可多得的冬绿型垂直绿化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无性系快繁,可有效解决生产应用过程中种源稀少、繁殖速率低的矛盾.
(1)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2)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生根,而与细胞分裂素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2,4-D(脱落酸、2,4-D)
(3)能利用叶片组织细胞获得小叶常春藤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4)再分化时,除必要的营养供应和激素调节外,还必须给光照,原因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病因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如图甲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免疫失调)病.被HIV病毒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胸腺部位成熟.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至少答2个)等.
(2)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图乙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e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g淋巴因子.
(3)艾滋病感染急性期会出现持续多日的发烧症状,此时患者的体内产热量=(填“>”“=”或“<”)散热量,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4)从图甲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监控和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南省高一上12月六科联赛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双螺旋全部解旋后开始复制
B.一个DNA连续3次复制,子代中有2个DNA含有亲代链
C.真核细胞中的DNA都是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D.DNA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N的碱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量输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表示为A1+B1+C1+D1(或A1+B1+C1+A2+B2+C2+D2)(用图中字母表示)之和.
(2)据图分析,生产者能量的去向有:一部分传递给初级消费者,一部分储存在生产者体内,其余能量的去向是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用文字表达,写对3条可得满分)
(3)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被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而不是被初级消费者摄入到体内的能量.
(4)图2为弃耕地演替为湿地生态系统后的图解,图中生产者是A(用字母表示).如果E取食A的比例由$\frac{1}{5}$调整为$\frac{1}{2}$,则流入E的能量是原来的2.0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