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明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CO2供应大量减少,以至暗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三碳化合物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以至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因而影响暗反应的进行.

分析 本图为典型的夏季晴朗一天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图中BC段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图中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即为净光合速率.

解答 解:(1)曲线AB段表明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CO2供应大量减少,以至暗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三碳化合物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照逐渐减弱,以至光合作用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影响暗反应的进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增强
(2)温度 蒸腾 CO2 暗 三碳化合物
(3)光照逐渐减弱    光[H]和ATP   暗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神经元兴奋后的短时期内兴奋性降低到0,不论再受到多大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兴奋.在如图所示神经元的O点和M点(PO=OQ)同时给予相同相适宜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MP=PO,指针一定不偏转B.若MP<PO,指针可能偏转两次
C.若MP>PO,指针可能偏转两次D.膜内有O→P方向的电流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中甲为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乙为突触结构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结构只能在甲图中的⑤部位上形成
B.刺激甲图中的③,兴奋将发生双向递减的传导
C.乙图中兴奋的传递只能从B神经元到A神经元
D.甲图中⑤的末端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需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据图回答:
(1)依次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水,二氧化碳.
(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在该场所产生的最终产物是CO2、H2O、ATP.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写成
(3)从图可知,有氧呼吸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产能最多的是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4)如果无氧气供应,酶母菌细胞内C6Hl206的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乙醇,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III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人口腔上皮细胞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人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线粒体的形态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解离液(含HCL、酒精)、0.3g/mL蔗糖溶液、清水质壁分离及复原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被染成绿色的部位是细胞核.
(3)C组实验与B组实验取材相同,但B组实验要对材料进行水解,C组实验不需要水解,只需对材料直接进行染色就能观察到相应的现象,其原因是健那绿是活性染料(健那绿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解离液破坏了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或解离液使细胞死亡).
(5)黄豆是制作豆腐的原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测黄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材料:净泡过的黄豆、清水、豆浆机、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试管、量筒、试管架、大小烧杯、滴管等.
步骤:①在豆浆机中加入浸泡过的黄豆和一定量的清水,研磨,倒出豆浆
②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豆浆
③向试管内注入1mL0.1g/mL的NaOH溶液,摇匀
④向试管内注入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摇匀
⑤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与分析:a若试管内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含有蛋白质;
B若试管内不出现紫色反应,则说明黄豆中不含有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2.
(1)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2)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
(3)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减少(降低).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4)图3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00μmolO2•mg-1叶绿素•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过程,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物质.

(1)图中A、B、C、D四种物质中,能在肝脏内形成的是ACD.
(2)人体血液中乳酸量增多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是碳酸氢钠.
(3)E是丙酮酸和二碳化合物;过程16包含三羧酸循环.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每分子葡萄糖能使该循环运行B.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六次
(4)图中有ATP生成的过程编号有3、4、9、1516.
(5)丙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当丙氨酸含量不足时,补充它的途径是17、11、13(填编号).
(6)糖尿病患者有“饮水多”之生理现象,其原因是糖尿病人的血浆渗透压较高,引起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产生饮水需求与行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地衣中匍匐霉菌能为蓝藻提供水和无机盐,蓝藻为霉菌提供有机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霉菌和蓝藻都有成型的核膜B.霉菌和蓝藻间存在寄生关系
C.初生演替过程存在地衣阶段D.霉菌和蓝藻的生态成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图中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B.c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反密码子参与
C.c过程产生的蛋白质由n个氨基酸组成m条肽链,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m个氧原子
D.a和b过程中DNA分子作为模板链的条数不同,b过程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