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分析 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且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解答 解: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
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而且是静态的结构,B正确;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表示细胞周期(图中的M表示分裂期,G1、S和G2表示分裂间期,其中G1、G2表示RNA及蛋白质合成期,S表示DNA合成期).有人为确定DNA合成期的时间长度,在处于连续分裂细胞中加入以3H标记的R化合物,在下列化合物中最适合的是(  )
A.腺嘌呤B.胞嘧啶C.鸟嘌呤D.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成记忆细胞  ⑤分化成效应细胞   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⑦分泌淋巴因子    ⑧产生抗体        ⑨释放溶菌酶.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⑨C.②③④⑤⑦D.②④⑤⑥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已表达,其检测方法是(  )
A.DNA分子杂交法B.DNA-RNA杂交法C.抗原-抗体杂交法D.接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基因型为Aa的植物某器官中获取组织细胞,显微观察如图.假若图示细胞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对所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可形成完整植物体
B.若发现XY两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若XY两个细胞杂交,需要的试剂有胰蛋白酶、聚乙二醇(PEG)等
D.XY两个细胞进行杂交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新个体,与原植物不是同一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 C.种群 D.食物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操作,正确的叙述是(  )
A.血球计数板清洁方法:自来水冲洗,不能用试管刷等硬物洗刷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D.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用作观察“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最佳实验材料是(  )
A.噬菌体B.小麦C.洋葱D.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通过肾可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减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