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巨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是B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b是T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c是效应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Ⅰ是体液免疫过程,Ⅱ是细胞免疫过程.
解答: 解:A、由题图可知,Ⅰ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Ⅱ通过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
B、大多数病原体需要经过巨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B正确;
C、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和细胞b可以分别为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C错误;
D、细胞c能产生抗体,只能是效应B细胞,细胞d作用于靶细胞,只能是效应T细胞,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一般来说,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D、植物向光性运动与生长素不均匀分布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白化病B、炭疽病
C、结核病D、手足口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示某弧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营养级高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番茄的非绿色器官进行相关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则对图中各点的分析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点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需消耗大量的有机物
B、B点时,无氧呼吸的减弱与O2的吸收量增加有关
C、C点细胞消耗有机物的总量最少,对植物器官的贮藏效果最佳
D、细胞呼吸时,相关物质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不同步和非正相关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均涉及装片制作和显微观察,其中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水解→冲洗→染色→制片→观察
C、观察质壁分离: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观察叶绿体形态分布: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来生产人类胰岛素时获得的重组质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获取人胰岛素基因的方法通常是人工合成法
B、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通常利用CaCl处理,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C、能够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的大肠杆菌,一定导入了重组质粒
D、青霉素抗性基因表达产物是青霉素酶,该酶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
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
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菲尔和梅洛因发现了RNA干扰现象,其机制如下:双链RNA进入细胞内,会被一个能特异识别双链RNA的酶(称为Dicer)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Si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单链会与相应的mRNA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RNA干扰机理,所谓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受阻.
(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具有
 
的碱基序列.
(3)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和题干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4)研究发现,Dicer受DNA上某基因控制,如该基因上某碱基发生了改变,是否RNA干扰现象就消除了?
 
.你的结论依据是
 

(5)请举一例说明RNA干扰在实际中的运用或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