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从而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经体液(血液)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体液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作用后被分解了

分析 1、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2、分析图解:表示胰腺分泌液调节的2个途径:①神经调节: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传出神经→胰腺;②激素调节:盐酸→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

解答 解:(1)根据图甲分析可知,盐酸刺激小肠,使其分泌促胰液素,然后经体液运输至胰腺,这属于体液调节.
(2)根据图甲及效应器的概念可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通过神经调节调节胰液的分泌,这体现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由于激素作用后被分解了,故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故答案为:
(1)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    体液(血液)    体液调节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神经调节
(3)激素作用后被分解了

点评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的识记与理解,试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4秋•济南校级期末)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甲表示 细胞,能直接刺激甲的“信号分子”是 ,丁表示的物质是 ,乙表示的“信号分子”是 ,丙表示的“信号分子”是

(2)下丘脑在维持人体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人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的 兴奋,并以 的形式传导,最终引起下丘脑分泌 ,调节体内水的平衡;当人受到惊吓时,下丘脑通过影响肾上腺、 等腺体的活动,提高血糖浓度;当环境温度突然降低时,下丘脑主要通过影响 激素和 激素的分泌,以增加机体产热.

(3)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实验大白鼠体内分离出新鲜的下丘脑和垂体,然后按如图所示的处置方式分瓶培养,结果如下:

据图分析: 瓶与 瓶比较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瓶与 瓶比较说明,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由实验结果可知,机体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了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单位:J/(m2•d)),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引入某种群后一定时间内λ值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太阳光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生理过程)输入该生态系统的,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4%.
(2)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组成结构)和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3)由图乙可知外来种群引入该草原后的数量变化曲线为S型.
(4)科学工作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抗旱的基因,并用于农作物的改良,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5)与热带雨林相比,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
(6)草原上的青草返青时,绿色为草食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
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B.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C.人类的体细胞染色体数47即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D.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共同的语言“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息分子仅作用于T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若信息分子为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D.若信息分子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说明细胞膜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中可不用显微镜观察的是(  )
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1表示一个种群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图2是该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①代表流入该种群的能量,③代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B.图1中,⑥和⑦的能量代表该种群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
C.图2中,d点相对于c点种群密度上升,e点种群密度一定大于c点
D.图2中,a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c点和d点种群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在酵母菌细胞中能进行正常的信息传递最完整的途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⑤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需采取高压蒸汽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有机碳(填“无机碳”或“有机碳”).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炭疽杆菌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细菌大量繁殖,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