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果用15N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让其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的是(  )
A、外壳和DNAB、只有外壳
C、只有DNAD、不含有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由于用15N了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让其侵染细菌,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找到放射性元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象,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C或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图中模式简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据图回答(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细胞器是
 

(2)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3)为酶提供大量结合位点,并为进行多种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
 

(4)能大量形成ATP的细胞器是
 

(5)在同一个叶肉细胞中,结构A中产生一个CO2分子,进入结构C中被利用,需要经过几层膜?
 
.如果在一个叶肉细胞结构C中产生的一个O2分子进入相邻的叶肉细胞的结构A中,被呼吸作用消耗,则需要穿过几层膜?
 

(6)如果将一个具有上述结构的细胞放在18O2的环境中,18O2最先会出现在哪一化合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甲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A~E表示细胞结构,图乙为图甲中某生物膜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丙表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内,连续48小时测定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的吸收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所示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填序号)
 
.若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有(填字母)
 
.甲图中直接决定⑦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2)如果把植物由弱光移至最适光照条件下,在图乙生物膜上产生速率会增加的物质有
 

(3)丙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12时叶肉细胞产ATP的场所有
 

(4)用大小相似的植物叶片,进行分组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1h后的重量变化(mg)-2-2.5-3-3.5
暗处理后再相同光照1h后的重量变化(mg)+3.5+3+2.5+2
均与实验前的重量比较,-表示减少,+表示增加
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只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电流表的两电极均置于细胞外,X、Y为实验位点(Y为两电极中点),Z为突触间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为效应器
B、Z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
C、刺激X点或Y点时电流表指针均不偏转
D、刺激X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年11月30日“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A、人体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B、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C、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D、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次数增加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细胞内化合物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B、单链DNA分子中相邻脱氧核糖核苷酸依靠氢键相连
C、P是磷脂、ADP及核糖核苷酸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之一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大熊猫体型与熊相似,但分布地区和喜食竹子方面又同小熊猫相似,科学家利用DNA-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并绘制如图.
(1)棕熊、马来熊、眼睛熊之间的性状差异体现了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型多样性
(2)DNA-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测定不同物种DNA片段中核苷酸的差异率,据图判断大熊猫与马来熊的差异率
 
(大于/等于/小于)大熊猫与小熊猫的差异率.
(3)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两个物种的标志是
 
.现代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多选)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C.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E.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F.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大熊猫属于珍惜濒危动物,如不加以保护,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灭绝,因此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在四川成都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属于
 
(就地/迁地/离体)保护.就物种本身而言,导致其灭绝的内在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