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发现,细胞中的BC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过程中RNA聚合酶可催化氢键断裂

B.图中B过程中核糖体沿①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往右

C.miRNA调控BCL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miRNA能与BCL2基因表达出的RNA结合,阻断翻译

D.MIR-15a基因缺失,则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会上升

【答案】B

【解析】

据图分析,A过程表示转录,B过程表示翻译,①表示转录形成的信使RNA,②表示翻译形成的多肽,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可与BCL2基因转录生成的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阻断翻译过程。

A. 图中A过程为转录,RNA聚合酶兼有解旋作用,可催化氢键断裂,A正确;

B. 图中B过程为翻译,从多肽链的长短可看出核糖体沿①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往左,B错误;

C. miRNA调控BCL2基因表达的机理是miRNA能与BCL2基因表达出的RNA结合,阻断翻译,C正确;

D. MIR-15a基因缺失,BC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增多,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减弱,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会上升,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则a=23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数目的变化,则a=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系列实验(一表示光照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的生长素含量相等,胚芽鞘①将直立生长

B.②将向右侧弯曲生长,③将直立生长

C.④⑥胚芽鞘直立生长,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⑦和⑧都会向暗箱开孔处弯曲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位质量葡萄糖在条件X下比在Y下生成的a

B.条件Y下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生成CO2H2O

C.物质b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 ①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

C. 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 神经冲动在①与②之间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戊、己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与细胞甲相比,细胞丙中内质网、高尔基体更发达

C.过程④的完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HIV侵入人体后,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过程都会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曲线l、Ⅱ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两种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I的K值是指K1

B.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个体

C. 曲线I中的环境比曲线Ⅱ的更适合该野生生物生存

D. AB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 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 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D. 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符合Nt=N0·λ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中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进入突触间隙。

2)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3)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虚线框内共有突触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